各街道辦事處,區屬各單位:
《大亞灣區加快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實施方案》業經區管委會2017年第18次常務會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區衛計局反映。
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辦公室
2018年1月24日
大亞灣區加快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7〕32號)《國家衛生計生委關于開展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國衛醫發〔2016〕75號)《中共廣東省委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建設衛生強省的決定》(粵發〔2015〕15號)《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東省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粵府辦〔2017〕49號)》《惠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惠州市加快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惠府辦函〔2017〕30號)精神,加快推進我區醫療聯合體(以下簡稱醫聯體)建設,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2017年,基本搭建醫聯體制度框架,全面啟動大亞灣區醫聯體建設試點,中大惠亞醫院要參與并發揮引領作用,爭取建成一個有明顯成效的醫聯體。
2018年底前,各種形式的醫聯體100%覆蓋我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到2020年,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全面推進醫聯體建設,形成較為完善的醫聯體政策體系。不同級別、不同類別醫療機構間建立目標明確、權責清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協作機制,建立責權一致的引導機制,使醫聯體成為服務、責任、利益、管理共同體,區域內醫療資源有效共享,基層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有力推動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
二、組建醫聯體
以中大惠亞醫院為核心,與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緊密型醫聯體??茖W實施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為依托,以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首診率為抓手,逐步降低中大惠亞醫院門診比例,合理界定基層醫療機構診療范圍。對超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功能定位和服務能力的疾病,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按照科學就醫、方便群眾、提高效率的原則,為患者提供轉診服務。以醫聯體為載體,日間手術為突破口,根據醫聯體內各醫療機構功能定位及其醫療服務能力,明確醫聯體內急慢分治服務流程。
三、建立醫療聯合體內醫療機構分工協作機制
(一)完善組織管理和協作機制。制定醫聯體章程,規定主體單位與其他成員單位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完善醫療質量管理制度。
(二)建立責任共擔和利益共享機制。對醫聯體內部雙向轉診等互有業務產生的業務收入、醫保基金的結余留用,探索實行按一定比例在牽頭單位和成員單位之間進行分配。因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醫保基金超支等虧損,應由醫聯體牽頭單位、成員單位和醫保基金共同分擔。
(三)進一步落實醫療機構功能定位。中大惠亞醫院重點發揮在醫學科學、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方面的引領作用,主要提供急危重癥和疑難復雜疾病的診療服務,接收下級轉診,以及承擔人才培養、醫學科研和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緊急醫療救援等任務。逐步減少常見病、多發病診療和診斷明確、病情穩定的慢性病普通門診,分流慢性病患者,縮短平均住院日,提高運行效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主要提供區域內居民常見病、多發病診療,以及急危重癥搶救和疑難復雜疾病向上轉診服務。為診斷明確、病情穩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復期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癌癥患者等提供治療、康復、護理和臨終關懷服務,以及提供婦幼保健、健康教育、計劃生育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四、促進醫聯體內部資源上下貫通
探索醫聯體內醫療機構在財政撥款方式不變的前提下,統籌人員調配、薪酬分配、資源共享等,形成優質醫療資源上下貫通的渠道和機制。
(一)促進人力資源有序流動。醫聯體內統一調配資源,統籌薪酬分配。鼓勵推動中大惠亞醫院專家、名醫到基層醫療衛生提供診療服務或到基層開辦醫生工作室,主動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進修學習機會。在編制隸屬關系不變的前提下,探索推進人才區管街道用,建立人才柔性流動機制。
(二)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充分發揮三級公立醫院牽頭引領作用,針對區域內疾病譜和重點疾病診療需求,派出醫務人員通過專科共建、臨床帶教、業務指導、教學查房、科研和項目協作等多種方式,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共享和下沉基層。
(三)推動信息互通。推動醫聯體內實現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的連續記錄和診療信息互聯互通,便捷開展預約診療、雙向轉診、健康管理、遠程醫療等服務。探索實行遠程醫療收費和支付政策。
(四)推動服務共享。依托中大惠亞醫院的影像、檢驗、病理、心電診斷等優勢資源,建立區域醫學影像中心、檢查檢驗中心、消毒供應中心、后勤服務中心等,實現醫聯體內服務供給一體化、醫療質量質控同質化和檢查檢驗結果互認。
五、保障措施
(一)加大財政投入。加大財政支持和協調力度,加快補齊醫聯體發展短板,提高我區疑難重病診療能力、中大惠亞醫院綜合能力以及遠程醫療協作水平,推動醫聯體更好在基層發揮作用。建立財政補助資金與績效評價結果掛鉤機制。醫聯體內各醫療機構的產權歸屬保持不變,繼續按照原渠道撥付財政補助經費。
(二)發揮醫保經濟杠桿作用。合理拉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城市綜合醫院間報銷水平差距,增強在基層看病就醫的吸引力,引導參保患者有序就診。合理確定不同級別、不同類別醫療機構的支付標準,在醫聯體內按規定轉診的病人按照連續的診療過程累計計算起付線,符合條件的日間手術和日間化療按規定納入醫保支付范疇。在總額控制下,探索對縱向合作的醫聯體等分工協作模式實行醫??傤~付費等多種付費方式,慢性病住院患者實行按床日付費,建立健全“結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擔”等激勵約束機制,激勵醫療機構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
(三)完善人員保障和激勵機制。按照國家醫改提出“允許醫療衛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員獎勵”的要求,完善與醫聯體相適應的績效工資政策,健全與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緊密聯系的分配激勵機制。落實醫院用人自主權,實行按需設崗、按崗聘用,建立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靈活用人機制。創新人事管理制度,完善與醫聯體相適應的職稱晉升辦法,實行科學評價,拓展醫務人員職業發展空間。
(四)建立與醫聯體相適應的績效考核機制。強化考核和制度約束,建立醫聯體考核指標體系,重點考核醫聯體技術輻射帶動情況、醫療資源下沉情況等,不單純考核業務量,要將醫聯體牽頭單位的醫療資源下沉情況、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協作情況以及基層診療量占比、雙向轉診比例、居民健康改善等指標納入考核體系,引導牽頭單位履行責任、完善措施,主動幫扶基層,切實發揮引領作用,引導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積極參與。將考核評價結果作為人事任免、評優評先等的重要依據,并與醫務人員績效工資、進修、晉升等掛鉤。
六、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有關部門要將醫聯體建設作為落實分級診療制度的重要任務,加強組織領導,明確任務分工。
(二)明確部門職責。區衛計局要建立協作會商機制,及時協調解決推進醫聯體建設中的具體問題;要進一步細化醫聯體配套措施,加強對各地、各有關單位實施醫聯體建設的指導。區工貿局要完善醫藥價格政策,制定差別化的醫療服務價格,通過價格杠桿引導患者合理分流。區人社局要完善醫保支付政策,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績效工資分配機制。區財政局要落實財政補助政策。其他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及時出臺配套政策,抓好貫徹落實。通過醫聯體試點,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有益經驗。
(三)加強指導考評。區衛計局要會同有關部門通過調研、專項督查、定期評估等方式,及時掌握工作進展,指導各醫療機構有序推展醫聯體建設,保障醫療質量安全。根據醫聯體效果評估機制和績效考核方法,綜合評估質量、安全、效率、經濟與社會效益等因素,以強基層為重點,嚴格落實責任制和問責制,增強醫院幫扶基層和控制不合理醫療費用的動力。
(四)強化宣傳培訓。區衛計局要積極開展醫療機構管理人員和醫務人員的政策培訓,統一思想,形成共識。要充分發揮公共媒體的作用,加強對分級診療和醫聯體建設的宣傳,提高社會認可度和支持度,引導群眾改變就醫觀念和習慣,逐步形成有序就醫格局。
相關稿件:
附件:
主辦單位:惠州大亞灣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綜合辦公室
網站標識碼:4413900013
備案編號:粵ICP備09027684號 | 粵公網安備
44139902100035號
溫馨提示:為達到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火狐、谷歌瀏覽器,或者IE9.0以上、360瀏覽器7.0(極速模式)
網站地圖
| 您是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