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第十六條的規定以及大亞灣區2015年重點審計項目計劃的安排,區審計局2015年對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動遷辦公室(以下簡稱區動遷辦)2012年至2014年財政財務收支情況進行了審計(不含已納入區重點工程審計的南邊灶、金門塘搬遷和安置房工程建設三個項目)。同時結合區動遷辦主任鐘宏可同志任職期間經濟責任審計情況,對重要問題追溯到其任職期間。現將審計結果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區動遷辦于1992年7月正式成立,為區住房和規劃建設局歸口管理單位,正科級,主要負責區內動遷項目的立項、預算、補償、安置、搬遷等工作。該辦內設5個股室,財政核撥編制26人。主要經費來源是財政核撥,執行行政單位會計制度。
(一)預算執行情況
區動遷辦2012年至2014年財政下達預算56,702.1萬元,實際預算收入57,285.64萬元;實際預算支出56,497.69萬元。
(二)財政財務收支情況
區動遷辦賬面反映2012年至2014年收入總額為426,770.8萬元,支出總額為429,667.65萬元,收支相抵結余-2,896.85萬元。2014年底累計結余-1,082.22萬元。
(三)“三公”經費情況
區動遷辦賬面反映2012年至2014年期間公務接待費合計36.77萬元,公務用車運行及維護費合計36.57萬元。 無發生因公出國費用。
二、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
(一)違規坐支及滯留應繳財政資金。區動遷辦從2008年5月至2014年12月期間坐支、滯留應繳的財政資金共446.17萬元(坐支代收款金額97.19萬元;滯留資金348.98萬元)。
(二)補償項目管理方面
1.區動遷辦補償資金的發放存在無合法代領手續的問題。該辦發放項目補償資金時存在無合法代領手續而代領補償款的情況。
2.部分測繪報告確認依據不夠充分。2013年以前的拆遷補償項目以實地丈量的簡易圖表為依據,2013年后逐步實行了測繪報告程序,但仍然存在不夠規范的問題。
3.部分補償項目管理臺賬登記的內容不完善。
4.部分拆遷補償項目檔案資料缺失。經抽查石化大道、荃灣村、淡澳河整治等拆遷補償項目54份檔案資料,發現部分檔案資料不完整。
(三)財務管理方面
1.存在庫存現金超限額且大額現金支付的情況;
2.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執行不到位;
3.部分支出的依據不夠充分。
(四)會計核算方面
1.未設置銀行存款明細賬核算。區動遷辦只設有銀行存款總賬,每月出納的銀行存款日記賬與銀行對賬單核對相符,但銀行存款總賬與出納的日記賬沒有定期進行核對。
2.項目專項資金的核算不夠規范。區動遷辦將財政撥入的專項資金(除南邊灶等拆遷補償項目設立專賬外),未設置“財政撥款收入-項目支出撥款”和“經費支出-項目支出”進行專項核算,而是將專項資金收支在“其他應付款”中進行核算。
3.會計報表編制不夠完整,財政財務收支結余反映不全面。區動遷辦2012至2014年的年度財務決算報表的資產負債表和收入支出表的數據只包含經費賬上的數據,南邊灶等補償項目專賬數據均未納入決算報表合并進行披露。
三、審計處理意見及建議
對上述問題,區審計局已依法出具了審計報告,同時提出以下意見及建議:一是規范項目管理,明晰項目可研、立項、預算、實施等工作程序和審批流程;二是加強專項資金的管理,嚴格執行財政專項資金預算;三是加強銀行存款和現金管理;四是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建立和完善固定資產管理、項目管理、業務檔案管理等制度;五是完善會計賬簿,嚴格財務復核和審批程序,規范會計核算和報表編制行為;六是強化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建立固定資產卡片和登記管理臺賬,健全和完善固定資產的購置等各個環節的管理規范;七是對歷史遺留事項和往來款進行清理,屬于應繳財政款項應及時上繳財政,以物抵債的土地或資產,要界定和明晰產權。
四、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情況
對審計發現的問題,區動遷辦已組織進行整改,具體整改結果在區審計局整改情況公告中進行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