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大亞灣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牢抓住國際油價及化工品價格回升契機,全力保障企業生產要素需求,切實解決項目投資遇到的各類問題,推動經濟持續向上向好發展。
一、1-7月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規上工業增加值409.7億元,增長1.2%。
——固定資產投資354億元,增長15.6%。
——工業投資196.1億元,增長29.4%。
——基礎設施投資64.4億元,增長15.2%。
——房地產開發投資112.6億元,增長11.1%。
——商品房銷售面積97.5萬平方米,下降19.9%。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4億元,增長9%。
——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722億元,增長21%。
——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1127.3億元,增長22.9%。
——稅收總額(不含海關代征稅)150.2億元,下降24.6%。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0.9億元,增長10.1%。
——全區用電量(含中海油惠州石化、中海殼牌自發電量)62.3億千瓦時,增長1.6%。其中:工業用電量52.7億千瓦時,下降0.04%。
二、1-7月份經濟運行特點
1-7月,大亞灣區多項主要指標回升向好,對比上半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提升0.5個百分點(1-7月增長1.2%,上半年增長0.7%)、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提升0.3個百分點(1-7月增長15.6%,上半年增長15.3%)、工業投資增速提升0.1個百分點(1-7月增長29.4%,上半年增長29.3%)、基礎設施投資增速提升2.2個百分點(1-7月增長15.2%,上半年增長13%)、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增速提升1.5個百分點(1-7月增長22.9%,上半年增長21.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提升3.6個百分點(1-7月增長10.1%,上半年增長6.5%)。經濟運行主要特點有:
(一)工業生產保持穩定。一是石化園區降幅收窄。恒力石化PTA-2裝置7月11日順利投產,惠州石化一期項目停產檢修后實現滿負荷運行,1-7月石化中下游企業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61億元,增長39.4%,有效彌補中海殼牌一期乙烯裝置停車形成的損失影響,帶動石化園區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270.8億元,下降1.7%,降幅比1-6月收窄1.2個百分點。二是新興產業園保持較快增長。抓住儲能產業“風向標”,通過保企業生產要素需求,提升生產規模,比亞迪電池、科達利精密、新明海科技等10家儲能產業鏈企業1-7月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34.8億元,增長19.7%;加快洲明科技、環榮電子等企業異地生產設備及產能的遷入,2家企業1-7月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10.4億元,增長110.6%;在此帶動下,1-7月新興產業園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132億元,增長8.8%。
(二)投資項目推進有力。緊盯重大項目攻堅,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全力推動項目建設提速提質提效。工業投資方面:重大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埃克森美孚項目截至7月末主場區建設進度完成61%。在建項目建設加快,忠信雙酚A、國能二期、西部綜合能源站等106宗在建項目加快建設,1-7月完成投資額61.4億元。動工項目如期推進,宇新丁二醇、科創智造產業園、林德氪氙氣體等36宗項目動工建設,1-7月完成投資額32.3億元。基礎設施投資方面:充分發揮專項債助力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的作用,強力推動石化區中區電力管廊、荃灣港區E地塊配套基礎設施等30宗提前批專項債項目及智慧停車等3宗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項目加快建設,1-7月全區基礎設施投資實現64.4億元,增長15.2%,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在工業投資、基礎設施投資雙管齊下穩投資,1-7月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實現354億元,增長15.6%。
(三)商貿業呈現快速增長勢頭。在《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帶動下,批發業、零售業企業發展動力進一步增強,1-7月,全區限額以上批發業銷售額121.2億元,增長26.9%;限額以上零售業銷售額29.3億元,增長19.6%。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54億元,增長9%。
(四)新興行業增長勢頭迅猛。圍繞工業基礎好、專業技術服務需求大的契機,大亞灣區積極培育引進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企業,1-7月全區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473.4%,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長781.5%。
(五)財政金融穩健運行。1-7月,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0.9億元,增長10.1%,其中稅收收入27.1億元,占比66.2%。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4.1億元,增長13.8%,其中教育支出、醫療衛生支出和社會保障事業支出分別增長50.1%、30%和23.1%。截至7月末,全區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722億元,增長21%;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1127.3億元,增長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