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面對國內外的復雜嚴峻形勢和諸多風險挑戰,大亞灣開發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加快建設全球綠色石化產業高地和國內一流開發區總目標,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銳意進取、攻堅克難,著力穩增長、擴投資、促消費、擴外貿,經濟實現穩中有進、進中向好發展。
一、2023年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地區生產總值(GDP)951.1億元,同比增長7.2%。
——規上工業增加值739.8億元,增長6.2%。
——固定資產投資555.4億元,增長10.3%。
——工業投資315.7億元,增長19.7%。
——基礎設施投資118.6億元,增長44.9%。
——房地產開發投資161.2億元,下降0.9%。
——商品房銷售面積152.5萬平方米,下降28.7%。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5.5億元,增長7.3%。
——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724.3億元,增長23.5%。
——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1167億元,增長19.7%。
——稅收總額(不含海關代征稅)265.3億元,下降16.7%。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4.8億元,增長7.9%。
——全區用電量(含中海油惠州石化、中海殼牌自發電量)111.4億千瓦時,增長3.7%。其中:工業用電量94.1億千瓦時,增長2.6%。
二、2023年經濟運行特點
根據惠州市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大亞灣開發區地區生產總值951.1億元,同比增長7.2%。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703.6億元,增長8%;第三產業增加值246.2億元,增長4.9%。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0.1:74.0:25.9,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固定資產投資、工業投資、基礎設施投資、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等多項主要經濟指標實現雙位數增長。經濟運行情況主要為:
(一)工業顯現較強韌性,園區發展提質增效
有效應對重大企業停產檢修、化工品價格低位運行、企業訂單不足對工業經濟的沖擊影響,工業顯現出基礎牢、韌性強、潛力大的特點。全年規上工業增加值739.8億元,增長6.2%。從園區發展看,兩大園區規上工業增加值保持良好增勢。恒力PTA、忠信苯酚丙酮、宙邦3.5期等一批石化項目順利投產,在惠州石化、中海殼牌及多家關聯企業停產檢修沖擊下,全力穩住下游企業生產負荷,石化中下游產業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61.1%,帶動石化園區完成規上工業增加值493億元,增長5.7%,與上半年相比實現扭負為正。石化園區已連續五年獲評“中國化工園區30強”第一。全力保障企業生產要素需求,鼓勵企業緊抓電子類產品、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回暖契機增產擴能,推動新興產業園區全年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236.9億元,增長8.6%,其中電子產業規上工業增加值134.2億元、增長8.3%,汽車產業規上工業增加值75.2億元、增長5.6%,產業集聚優勢進一步筑牢。從企業生產看,企業效益持續改善,生產要素需求提速增長。全區規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5.2億元,增長119.9%,連續5個月保持高位增長。工業用電量94.1億千瓦時,增長2.6%,增幅比上半年提高2.5個百分點。工業企業平均用工人數14.6萬人,增長10.3%,增幅比上半年提高3個百分點。
(二)資質建筑業快速發展,建企規模不斷擴大
充分發揮區域開發、大項目建設對建筑安裝工程的帶動作用,讓更多的資質建筑業企業參與工程建設,推動資質建筑業優化升級,規模再邁新臺階,全年實現資質建筑業總產值90.3億元,增長28.7%。加強建筑市場監管,積極培育本地龍頭骨干企業,全區共納統本地資質建筑業法人單位143家,其中當年新增納統16家。
(三)投資保持較快增長,項目建設有力推進
堅持“項目為王”理念,繼續實施項目專班制度,搶抓時序進度和要素保障,促進項目落地、建設、投產再提速。2023年,全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55.4億元,增長10.3%,投資保持良好增勢,主要表現為:一是在庫項目規模持續擴大。全年新增納統93宗投資項目,其中工業項目52宗、基礎設施項目36宗、其他項目13宗(有8宗供水供電類項目既是工業項目又是基礎設施項目)。全區在庫項目達529宗,其中續建項目436宗、完成投資額467.3億元,新建項目93宗、完成投資額88.1億元。二是大項目穩投資基礎加固。全區28宗省市重點建設項目實現投資額271.7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106.7%。82宗計劃總投資超10億元項目全年完成投資額367億元,占全區固定資產投資比重66.1%。三是工業和基礎設施投資快速增長。在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一期、忠信雙酚A、清源環保石化區綜合污水處理等159宗工業項目加快建設下,累計完成工業投資315.7億元,增長19.7%,比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高9.4個百分點。在西部綜合能源站、國能二期、惠州港荃灣港區進港航道等級提升工程等140宗基礎設施項目有力建設和充分發揮專項債作用下,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資118.6億元,增長44.9%,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3個百分點。
(四)服務業迸發強勁活力,消費潛力持續釋放
加快培育發展新興行業,激發更加強勁的發展動能。2023年,全區規模以上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139.4億元,增長45.4%。其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裝卸搬運和倉儲業、多式聯運和運輸代理業分別增長727.6%、493%、40.4%、24.7%。發展壯大商貿業,積極培育引進化工類大宗商品貿易企業,全區實現批發業銷售額637.8億元,增長222.2%。促消費政策落地顯效,提振居民消費信心,全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5.5億元,增長7.3%,規模首次突破百億大關。通過積極謀劃發展第三產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全區第三產業增加值(不含房地產業)增長27.5%。
(五)外貿規模持續擴大,利用外資增勢向好
高位推動重點企業擴大原油、成品油保稅進口業務,助力外貿企業保訂單拓市場,外貿外資基本盤進一步鞏固。全區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663.9億元,增長18%,其中進口405.9億元、增長24.2%,出口258億元、增長9.4%。完成實際利用外資6億美元,增長30.4%。新簽各類利用外資合同63宗,增長80%。
(六)民生領域有力保障,金融市場穩健運行
2023年,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96.3億元,增長37.5%,民生支出75.9億元,占比達78.8%,11項民生支出中有10項保持正增長,其中教育支出、醫療衛生支出和社會保障事業支出分別增長15.5%、9.5%和3.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4.8億元,增長7.9%,其中稅收收入41億元,占比63.3%。截至12月末,全區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724.3億元,增長23.5%;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1167億元,增長19.7%。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613.4億元,增長16.1%;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1098.8億元,增長15.3%。
相關稿件:
附件:
主辦單位:惠州大亞灣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綜合辦公室
網站標識碼:4413900013
備案編號:粵ICP備09027684號 | 粵公網安備
44139902100035號
溫馨提示:為達到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火狐、谷歌瀏覽器,或者IE9.0以上、360瀏覽器7.0(極速模式)
網站地圖 | 您是第 位訪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