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大亞灣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問題導向,統籌做好穩工業、穩投資、穩外貿、促改革、調結構、防風險各項工作,全力消除中海油惠州石化1200萬噸項目檢修、國內化工品市場不景氣、中美貿易摩擦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全力以赴確保經濟實現平穩健康運行。
一、1-9月份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地區生產總值(GDP)512.5億元,增長3.2%;
——規上工業增加值401.5億元,增長2.5%;
——固定資產投資245億元,增長15.7%;
——工業投資57億元,增長14.9%;
——房地產開發投資159.3億元,增長9.5%;
——基礎設施投資27.1億元,增長20.7%;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6億元,增長8.3%;
——進出口總額171億元(1-8月份),下降0.1%;其中:出口總額109.8億元,下降0.9%;進口總額61.2億元,增長1.4%。
——全區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519.5億元,下降1.1%,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581.4億元,增長10.6%。
——稅收總額372.1億元(含海關代征稅),增長4%;稅收總額211.9億元(不含海關代征稅),增長11.4%;
——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7.1億元,增長1.7%;
——全區用電量(含中海油惠州石化、中海殼牌自發電量)62.8億千瓦時,下降0.1%,其中:工業用電量54億千瓦時,下降2.5%。
二、1-9月份經濟運行特點
(一)工業生產穩中有憂。1-9月份,我全區規上工業增加值401.5億元,增長2.5%,增幅比上半年回落1.7個百分點。下半年以來,我區工業生產總體保持平穩,主要表現在:一是工業用電降幅收窄,1-9月份全區工業用電54億千瓦時,下降2.5%,降幅比上半年收窄0.5個百分點。二是工業增長向好,剔除中海油惠州石化1200萬噸/年項目計算,1-9月份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三是產業結構進步一優化,1-9月份高技術企業增加值89.6億元,增長22.3%,增幅比上半年提升6.6個百分點,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22.3%,比上半年提高0.55個百分點。雖然第三季度我區工業生產總體平穩,但工業下行的壓力依然巨大,主要因素有:一是中海殼牌120萬噸/年乙烯項目投產拉動效應消退,上半年120萬噸/年乙烯項目對全區工業增速拉動達7.8個百分點,隨著去年下半年該項目產值基數擴大,至第三季度對全年工業增速拉動回落至4.9個百分點。二是國內化工品市場不景氣影響化工企業利潤下滑,今年5月份以來,受國際原油價格持續回落及化工市場不景氣影響,我區石化產業利潤總額20.3億元,下降62.1%,利潤總額比上半年累計減少13.7億元。三是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影響對美外貿企業產能,1-9月份全區13家直接出口美國企業工業總產值36.7億元,下降19.3%,影響工業增速0.6個百分點。
(二)固定資產投資保持較快增長。1-9月份,全區19宗省、市重點項目實現投資額65.4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71.7億元)的91.2%,超時間進度16.2個百分點。在重點項目順利推進的拉動下,全區實現固定資產投資總額245億元,增長15.7%;其中:工業投資57億元,增長14.9%;房地產開發投資159.3億元,增長9.5%;基礎設施投資27.1億元,增長20.7%。
(三)財稅收入增長平穩。1-9月份,全區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7.1億元,增長1.7%,其中入庫稅收收入41.1億元,增長5.1%。全區實現稅收總額(含海關代征稅)372.1億元,增長4%;剔除海關代征稅后,全區稅收收入211.9億元,增長11.4%。
(四)社會消費平穩增長,外貿進出口呈現下滑。1-9月份,全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6億元,增長8.3%,增幅比1-8月提升7.1個百分點。今年以來,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我區外貿進出口呈現下滑態勢,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171億元,下降0.1%,降幅比1-7月份收窄0.9個百分點;其中:出口總額109.8億元,下降0.9%,降幅比1-7月份收窄0.6個百分點。
(五)港口物流快速增長。1-9月份,全區港口貨物吞吐量實現5625.9萬噸,增長13.8%。其中,東馬港區3734.6萬噸,增長2.1%;荃灣港區1891.3萬噸,增長47.2%。全區集裝箱吞吐量18.2萬標準箱,下降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