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大亞灣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省委書記李希在惠州調研講話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市區有關會議精神,努力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扎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全力助推廣東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加快建設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基地和產城人融合發展示范區,全力保障中海油煉化二期1000萬噸煉油工程穩定運營和120萬噸乙烯工程順利投產,埃克森美孚化工綜合體項目順利落戶。經濟發展呈“穩中向好”的良好態勢。
一、1-12月份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地區生產總值(GDP)685.7億元,增長18.3%
——規上工業增加值633.0億元,增長23.8%;
——固定資產投資277.9億元,下降23.9%;
——工業投資60.0億元,下降49.7%;
——工業技術改造投資39.9億元,下降60%;
——基礎設施投資28.8億元,下降25.4%;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2億元,增長15.2%;
——進出口總額237.2億元(1-11月),增長27.1%;
——出口總額155.7 億元(1-11月份),增長30.3%;
——進口總額81.5億元(1-11月份),增長21.6%;
——稅收總額(含海關代征稅)465.2億元,增長41.3%;稅收總額(不含海關代征稅)240.3億元,增長21.1%;
——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1.0億元,增長15.1%;
——港口貨物吞吐量6765.6萬噸,增長29.8%;
——全區用電量84.1億千瓦時,增長24.3%,其中:工業用電量74.4億千瓦時,增長25.6%;
——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500.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6%;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541.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3.1%。
二、1-12月份經濟發展主要亮點
2018年,大亞灣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685.7 億元,增長18.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億元,增長7.3%;第二產業增加值567.3億元,增長22.9%;第三產業增加值116.6億元,增長0.2%。三次產業比重由2017年的0.3:79.3:20.4調整為0.3:82.7:17.0;,其中工業占GDP比重從2017年的77.3%上升至80.9%.
(一)工業保持高位增長。1-12月份,在中海油煉化二期1000萬噸/年煉油和120萬噸/年乙烯項目帶動下,全區規上工業總產值2267.7億元,增長41.7%,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633億元,增長23.8%,工業增加值總量和增速均繼續保持全市第一。今年以來,全區工業經濟運行態勢良好,全區143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產值實現正增長的企業有106家,比重達74.1%,比上年的72.4%提升1.7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按產業看:石化產業工業增加值439.5億元,增長43.2%。電子產業工業增加值103.2億元,增長7.9%;汽車產業工業增加值45.4億元,增長20.8%;按園區看:石化園區工業增加值454.2億元,增長41.7%;西部綜合產業園增加值161.3億元,增長10.5%。
(二)財政稅收快速增長。1-12月份,全區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1億元,增長15.1%,其中入庫稅收收入50.1億元,增長20%。全區實現稅收總額(含海關代征稅)465.2億元,增長41.3%;若剔除海關代征稅后,全區稅收總額240.3億元,增長21.1%。
(三)內需外貿穩中趨快。1-12月份,全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2億元,增長15.2%。其中,零售業零售額39.5億元,增長21%。1-11月份全區實現進出口總額237.2億元,增長27.1%,其中:出口總額155.7億元,增長30.3%;進口總額81.5億元,增長21.6%。
(四)金融市場穩健運行。截止12月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500.8億元,增長16%;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541.9億元,增長13.1%。其中:中長期貸款余額497.2億元,增長13.2%。
(五)港口物流快速增長。全區港口貨物吞吐量實現6765.6萬噸,增長29.8%。其中,東馬港區5004.3萬噸,增長31.3%;荃灣港區1761.2萬噸,增長25.8%。全區集裝箱吞吐量25.3萬標準箱,增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