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亞灣開發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貫徹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推動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工業升級步伐加快、企業效益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經濟總量躍上新臺階。
一、綜合
根據惠州市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4年,我區地區生產總值(初步核算數)1036.0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7億元,同比下降4.0%;第二產業增加值733.66億元,同比增長9.7%;第三產業增加值300.99億元,同比增長0.4%。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0.1:70.8:29.1。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29860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32276美元),增長6.3%。
圖1
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7.4億元,增長4.1%,其中稅收收入38.4億元,下降6.3%,非稅收收入29億元,增長22.1%。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8.9億元,下降18.1%。全區稅收總收入(不含海關代征稅)286.9億元,增長8.2%。
圖2
2024年末,全區常住人口45.2萬人;人口密度1541人/平方公里;戶籍人口22.7萬人,增長7.8%,其中,男性人口10.1萬人,增長6.6%,女性人口12.6萬人,增長8.8%。人口出生率為12.30‰,人口死亡率為1.77‰,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0.53‰。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1273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人員2587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225人,城鎮登記失業人員2037人,實現創業人數411人。
二、農業
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201畝,下降24.2%;糧食總產量1313噸,下降24.5%;蔬菜總產量5342噸,下降23.1%;水果總產量823噸,下降8.0%。
全年肉類總產量218噸,下降6.0%。全年水產品產量5803噸,下降0.05%。其中,海水產品5803噸,下降0.05%。
指 標 |
產量(噸) |
增長(%) |
蔬 菜 |
5342 |
-23.1 |
水 果 |
823 |
-8.0 |
肉 類 |
218 |
-6.0 |
水 產 品 |
5803 |
-0.05 |
#海水產品 |
5803 |
-0.05 |
三、工業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50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4.4%。分園區看,石化園區工業增加值增長20.9%,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66.1%;西部綜合產業區工業增加值增長4.3%,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2.8%。分支柱產業看,石化產業工業增加值增長21.9%,電子產業工業增加值增長16.4%,汽車產業工業增加值下降21.6%,以上三大支柱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63.7%、22.8%、7.5%。先進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為87.3%、20.6%。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產值3648.1億元,增長9.0%。其中,內銷產值3156.8億元,增長11.0%;出口交貨值491.3億元,下降2.1%。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778.3億元,增長8.2%;利潤總額107.3億元,增長38.9%,產品銷售率99.4%。
表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主要分類情況 |
||
指 標 名 稱 |
占比(%) |
增長(%) |
100.0 |
14.4 |
|
# 重工業 |
92.8 |
15.8 |
輕工業 |
7.2 |
-0.8 |
# 石化園區 |
66.1 |
20.9 |
西部綜合產業區 |
32.8 |
4.3 |
# 石化產業 |
63.7 |
21.9 |
電子產業 |
22.8 |
16.4 |
汽車產業 |
7.5 |
-21.6 |
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 |
4.9 |
16.5 |
四、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下降28.2%。分產業看,第二產業投資下降32.1%,第三產業投資下降22.8%。分投資主體看,國有經濟投資下降39.2%,民間投資增長10.7%,港澳臺、外商經濟投資下降16.1%。分領域看,工業投資下降32.1%,其中工業技術改造投資下降23.8%;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45.3%;基礎設施投資下降9.6%。
表3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情況
項 目 |
增長(%) |
固定資產投資額 |
-28.2 |
# 第二產業 |
-32.1 |
# 工業 |
-32.1 |
# 工業技術改造 |
-23.8 |
第三產業 |
-22.8 |
# 房地產開發 |
-45.3 |
# 基礎設施 |
-9.6 |
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積1109.7萬平方米,下降11.9%;商品房竣工面積99.5萬平方米,增長53.7%;商品房銷售面積108.2萬平方米,下降13.4%;商品房銷售金額109.4億元,下降34.2%。
表4商品房銷售面積分類情況 |
||
指 標 名 稱 |
總量(萬平方米) |
占比(%) |
商品房銷售面積 |
108.2 |
100.0 |
# 住宅 |
88.6 |
81.9 |
# 90平方米以下 |
12.6 |
11.6 |
144平方米以上 |
5.7 |
5.3 |
辦公樓 |
0.1 |
0.1 |
商業營業用房 |
7.8 |
7.2 |
其他 |
11.7 |
10.8 |
五、國內貿易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9億元,增長0.1%。全區實現商品銷售總額934億元,增長1.1%,其中:批發業商品銷售額794.5億元,增長0.4%;零售業商品銷售額139.5億元,增長4.8%。
六、招商引資
全年共簽訂外商直接投資項目合同54宗,下降1.8%;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0.6億美元,下降5.1%;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4.7億美元,下降21.5%。全年工商注冊新增內資企業5105家,新增注冊資本金68億元;工商注冊新增個體工商戶5800戶,新增注冊資本金3.2億元;工商注冊新登記外商投資企業60家,新增注冊資本金9776萬美元。年末工商登記外商企業實有528家。
七、交通和旅游
年末全區農村公路總長102公里,市政道路總長445公里。全年港口貨物吞吐量8124萬噸,增長2.6%,其中,荃灣港區1978萬噸,下降10.5%,東馬港區6146萬噸,增長7.7%。全年港區集裝箱吞吐量17萬標準箱,下降49.2%。全年港區油品貨物吞吐量5300萬噸,增長0.3%。全年完成油氣輸送量1189萬噸,增長7.8%。
全年接待游客732.8萬人次,增長0.3%,其中接待過夜游客164.4萬人次,增長0.01%,全年實現旅游收入36.2億元,增長1.1%。年末全區擁有國家4A級景區1個,即大亞灣紅樹林城市濕地公園;擁有國家3A級景區1個;旅行社(門市部)5家。
八、金融
年末全區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625.8億元,下降13.6%;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1229.6億元,增長5.4%。年末全區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544.4億元,下降11.3%,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270.4億元,增長10.5%。全區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1204.4億元,增長9.6%。
圖3
表5 2023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情況 | |||
指 標 名 稱 | 年末余額(億元) | 增長(%) | |
各項存款余額 | 544.4 | -11.3 | |
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 | 270.4 | 10.5 | |
各項貸款余額 | 1204.4 | 9.6 |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年度考入大學人數1245人,考入中專人數1425人。本地高中畢業升學率99%,普通初中畢業升學率99.2%,小學畢業生升學率100%,學齡兒童入學率100%。
指標 | 學校數 | 招生數 | 在校生數 | ||
總量(人) | 增長(%) | 總量(人) | 增長(%) | ||
普通中學 | 14 | 9103 | 20.1 | 23533 | 17.4 |
普通小學 | 30 | 8168 | -4.9 | 46845 | 5.5 |
幼 兒 園 | 41 | 3125 | -16.4 | 10005 | -15.1 |
年末全區共擁有高新技術企業208家,增長8.3%。專利授權數2122件,增長11.1%,其中發明專利269件,增長50.3%。
全年財政用于科學技術支出共1.3億元,下降9.7%。年末科創園已入駐各類機構82家,其中孵化企業42家、公共服務平臺16個、總部經濟項目4個、新型研發機構4個、創業投資基金12支;累計孵化畢業企業144家,其中2024年孵化畢業企業18家。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共建有街道綜合文化站3個,新興產業園文化活動中心1個。廣播人口覆蓋率和電視人口覆蓋率均為100%。全區有線電視用戶2.44萬戶,均為數字電視用戶。娛樂歌舞廳11家,網吧49家。
全年財政用于醫療衛生事業支出共6.8億元(占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8.6%),增長5.6%。年末共有公立醫療衛生機構數7家,其中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6家;擁有病床數754張;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技術人員1293人,增長7.1%,其中醫師447人,增長12.6%,護士613人,增長7%。農村醫療機構數31所,從事鄉村衛生工作人員64名,其中執業(助理)醫師32人,增長3.2%。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由89元提高到94元。
年末全區共有體育館2個。全年體育健兒在市級以上比賽中共獲獎牌114枚。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060元,增長4%,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697元,增長3.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836元,增長6%。
全年社會保險征繳總額46億元,增長5.5%。全年領取養老金人數14417人,增長12.1%,全年發放養老金總額2.8億元,增長6.7%。城鄉居民基層養老金標準為220元/月,增長10%。
全區列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共309人,增長3.7%,保障資金投入總額246.9萬元,增長8%;列入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共118人,下降9.9%,保障資金投入總額88萬元,下降4.6%。臨時救濟181人次,增長1.1%,國家定救人數2265人,增長8.7%。集體供養五保戶數4戶,投入供養金額12萬元。年末全區各種社區服務設施共422個,其中綜合性社區服務中心67個。
十二、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全年單位GDP能耗為2.0939噸標煤/萬元,同比增長5.2%;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為2.8046噸標煤/萬元,同比下降1.2%。
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包含中海油惠州石化、中海殼牌、恒力石化自發電量)123.9億千瓦時,增長11.2%,其中工業用電量105.8億千瓦時,增長11.5%。供電線路總長11043公里,增長1.9%。年末全區擁有110千伏以上變電站28座,主變容量691萬千伏安。全區供電能力12035.5萬千伏安/日;供水能力91.6萬噸/日;供燃氣能力32萬立方米/日;集中式污水處理能力(不含企業污水處理設備)28.1萬噸/日。港口貨物設計年吞吐能力14200萬噸;集裝箱碼頭泊位設計年吞吐能力90萬標準箱。
全區建成區面積68.6平方公里;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2891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2.1%;年末公共綠地實有樹木數16.9萬株。供水管網長度653公里,排水管道長度984.6公里。
全區污水處理廠共8座,污水管網長度449公里,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98.1%;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危險廢物處理處置率達100%;全年環境空氣優良天數為355天,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7%。
全年共發生各類生產經營性安全事故15宗,死亡15人,其中,生產經營性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人,工礦商貿企業事故死亡14人。億元地區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為0.014%。
注:
1、本公報中2024年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統計圖中2019-2023年數據為年報數。
2、地區生產總值、增加值總量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根據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對2023年地區生產總值、2024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批發零售業銷售額數據進行了修訂。
3、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資料來源:
本公報中財政數據來自區財政國資金融局;戶籍人口數據來自區公安分局;教育、文化、衛生、旅游等數據來自區教育文化衛生健康局;城鎮新增就業、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數據來自區社會事務管理局;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等數據來自區營商環境和投資促進局;工商注冊新增內資企業等數據來自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農村公路總長、港口貨物吞吐量等數據來自區交通運輸和海洋經濟局;金融數據來自中國人民銀行惠州市分行;科創園已入駐各類機構等數據來自區科技創新發展中心;社會保險征繳總額等數據來自區稅務局;養老金等數據來自區社保分局;全社會用電量等數據來自區供電局;建成區面積、綠化覆蓋面積、供水排水管網長度、城市污水處理等數據來自區城鄉建設和綜合執法局;危險廢物處理處置率、空氣質量優良率等數據來自區生態環境分局;各類生產經營性安全事故等數據來自區應急管理局;其他數據來自區經濟發展和統計局、國家統計局惠州調查隊。
相關稿件:
附件:
主辦單位:惠州大亞灣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綜合辦公室
網站標識碼:4413900013
備案編號:粵ICP備09027684號 | 粵公網安備
44139902100035號
溫馨提示:為達到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火狐、谷歌瀏覽器,或者IE9.0以上、360瀏覽器7.0(極速模式)
網站地圖 | 您是第 位訪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