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氣溫逐漸升高,是中暑的高發季節,當機體長時間受高溫影響,可發生病理性改變,致使體溫中樞出現障礙,汗腺代謝衰竭而引起中暑。日常在炎熱的夏季,做好預防尤為重要。
一、中暑產生的原因
(一)機體自身熱量產生增加
在高溫、高濕、不透風或強熱輻射下,長時間從事劇烈活動,機體熱量產生增加,常見于強體力勞動、運動或者進行軍事訓練的人群。一些疾病狀態,比如發熱寒顫或者驚厥等情況(小孩子常見),也會導致產熱增加體溫上升。
(二)周圍環境溫度上升
環境溫度升高時,一些易感人群,比如年老體弱多病(精神分裂癥、帕金森病、慢性酒精中毒)的人群,體溫調節功能障礙,不能對自身體溫進行良好的調節,身體從環境當中獲得熱量增多。
(三)散熱障礙
出汗減少:汗腺損傷或者缺乏,比如皮膚燒傷瘢痕部位、汗腺缺乏癥等。中樞神經系統或者心血管功能下降,如飲酒者、老年人、心功能障礙等。服用影響出汗的藥物,如抗膽堿能藥和抗組胺藥等。
二、中暑類型
(一)先兆中暑
患者往往是在高溫環境下會出現頭暈,頭痛,口渴,四肢乏力,多汗,注意力不集中,體溫正常或者是稍微有所升高。
(二)輕癥中暑
除了先兆中暑的臨床癥狀之外體溫往往會過38℃,同時伴有大量的汗出,面色潮紅,皮膚灼熱,或者是會出現面色蒼白,血壓下降,心率增快等癥狀。
(三)重度中暑
重癥中暑又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
熱痙攣是指,人體在高熱狀態下,機體丟失大量的水分和電解質,并且鹽分丟失量要多余水分丟失量,導致腹部肌肉以及肢體肌肉出現痙攣。
熱衰竭是由于大量汗出導致體液和鹽分丟失過多,也可以發生在高溫,潮濕環境中的人。常見的癥狀是大汗,乏力,極度的口渴,頭痛,惡心,嘔吐,體溫升高,伴有明顯的脫水癥。
熱射病是一種致命性的疾病,可以分為勞力性和非勞力性熱射病。常見的臨床癥狀是高熱,抽搐,昏迷,多汗或者是無汗,心率快,嚴重的會發生周圍循環衰竭或者休克。
三、預防中暑,做到以下三點
(一)做好防曬防暑的準備
保持涼爽:選擇輕便、淺色、寬松的衣服,室內保持涼爽,盡可能呆在有空調的地方或者涼爽的地方。合理安排戶外活動:天氣炎熱時,盡量將戶外活動安排在早上或者晚上。在運動過程中要注意休息,注意調整戶外運動的強度,在熱天建議減少戶外活動。如果鍛煉過程中出現心跳加速、喘不過氣、頭暈、心慌等情況,應立即停止運動,及時休息。
做好夏日防曬:曬傷會影響身體的降溫能力,引起脫水。戶外佩戴好遮陽帽、太陽鏡等,外出前30分鐘涂上防曬系數適宜的防曬霜。
(二)科學飲水,合理飲食
科學飲水:不要等到渴了才喝水。
正確的方法是隨時喝水,以保持人體所需的水分。口渴時也不要大量飲水,否則會使胃腸難以適應。
夏季大家喜食冷飲,但冷飲會導致胃黏膜毛細血管收縮,進而影響胃蛋白酶、胃酸等消化液的分泌,甚至帶來各種腸胃疾病,如胃痛、腹瀉等。
補充鹽和礦物質:大量出汗會流失鹽和礦物質,運動飲料可以幫助補充汗水中流失的鹽和礦物質,應及時補充。
合理飲食:夏季氣候炎熱,人們的食欲普遍減退,這會限制營養的吸收,使人體抵抗力下降。
(三)掌握急救措施,常備防暑藥物
學習中暑相關疾病的癥狀和體征,以及如何治療的方法。同時常備防暑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