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生活中難免會磕碰受傷。
受傷之后,該如何處理傷口呢?
碘酒、酒精、紅花油……
這些家庭常備藥物,
看著都眼熟,但你分得清,
什么傷口用什么藥嗎?
處理傷口,藥水選哪種好?
1.碘酊(碘酒)
碘酊可以用于皮膚的消毒,比如抽血打針前,用碘酊消毒皮膚。濃度為2%碘酒常被用于完整皮膚的消毒,但涂后2-3分鐘必須用75%的酒精脫碘。
不推薦開放、潰爛的傷口涂抹,因為有一定的刺激性,反而可能影響傷口的恢復。而且還可能引起色素沉著等問題。
2.醫用酒精
75%的酒精一般不用于表皮缺損的創面上,因刺激性大,導致傷口疼痛或疼痛加重。同時也不建議用于消毒縫衣針用以挑刺,因為這種消毒方式很可能不能完全滅菌。
3.雙氧水
臨床中已經很少使用雙氧水消毒傷口了,早在幾年前國際指南中已不再推薦用雙氧水消毒傷口。雙氧水的刺激性比較強,會引起傷口疼痛或令疼痛加劇。
4.碘伏
濃度為0.5%的碘伏可用于消毒小兒皮膚、處理燒傷、凍傷、切割傷、擦傷、挫傷等一般各類外傷。可用潔凈棉簽蘸取后,以傷口為中心,由內向外涂抹消毒。
5.紅霉素軟膏
紅霉素是一種常用的外用抗生素,價格便宜,用途也非常廣泛。對于輕微的挫傷、劃傷,可以先將患處清洗消毒,再涂抹上適量藥膏。對于小面積的燒傷、燙傷,可以先用冷水沖洗一下傷口再涂抹藥膏。紅霉素軟膏的使用不宜超過1周。
6.紅花油
紅花油是一種中醫外用藥,有鎮痛、抗炎、消腫的作用。它常用于跌打扭傷導致的軟組織挫傷和輕微燙傷,不能用于擦傷、割傷等有皮膚破損的外傷,也不能接觸眼睛、口腔等黏膜。
不同類型傷口,該如何處理?
1.擦傷
擦傷只是表皮受傷,傷勢一般比較輕微。對于很淺、面積較小的傷口,可用0.5%碘伏涂抹傷口周圍的皮膚。
然后涂上抗菌軟膏,或用創可貼稍微保護一下,或什么都不涂抹和包扎。如果有污物,則最好用生理鹽水或者清水沖洗一下,再涂0.5%碘伏。
2.裂傷
小的裂傷,要是沒有明顯出血,傷口干凈,可以外涂碘伏,然后用消毒紗布包扎或貼上創可貼。
要是有明顯出血的大的裂傷、割傷或是臉上的傷口,可以先按上述方法初步處理,然后及時到醫院外科門診就診,進行清創、縫合等處理。
3.砸傷或擠傷
砸傷或擠傷后,只出現輕度的皮膚紅腫疼痛,并無皮膚破損,可先觀察,暫時不需處理。
如果砸傷后出現皮膚破損,可按擦傷進行處理;如果出現皮膚淤紫、破裂甚至疼痛劇烈等重度砸傷和擠傷,則建議盡快到醫院就診。
4.刺傷
被細長的玻璃片、針、釘子、刺刀、木刺等所刺后留下的傷口一般較小且較深,有感染破傷風的風險,因此應盡早到醫院處理。到醫院前可以先進行一些簡單的處理。
如果沒有刺傷物,可以首先擠壓傷口,讓它流出一些血液,再用生理鹽水沖洗,然后外涂碘伏。如果仍有殘留的刺傷物,可以用消毒后或火燒后的鑷子取出,再按上述方法處理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