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電梯已經成為了廣大業主必不可少的通行工具,因此,安全乘梯是我們必然要求的,我們都不希望發生電梯安全事故。
在我們的潛意識里,電梯事故的發生是因為電梯本身的質量問題,一旦發生就難以避免的,然而在以往的電梯事故經驗中發現,電梯事故的發生往往是因為乘梯人員不能正確的對待電梯故障所導致。
2021年5月3日,福建福州發生了一件令人痛心的事,一名13歲男孩因電梯故障被困約8分鐘,期間他雖然多次按電梯按鈕求助,但是他并沒有選擇等待救援,而是嘗試拍打電梯轎廂門、拿雨傘撬動門縫自救,令人痛心的是,正是因為男孩的自救行為導致男孩最終從電梯轎廂和層站之間的縫隙中跌落電梯井底部,造成悲劇的發生。
2017年8月25日,哈爾濱一小區內的電梯在25樓與26樓之間突發故障停下,電梯內困著一家三口。其中一名男子嘗試從電梯空隙中爬出,但恰恰是因為男子從縫隙中爬出,導致男子從電梯轎廂和層站之間的縫隙中墜落到電梯井底部,當場身亡。
事故的發生令人痛心,但更令人痛心的是這些事故是本可以避免的。因為,電梯困梯故障是由于電梯遇到了突發情況啟動保護程序,本是為了保護電梯乘客,但卻因為不了解安全乘梯知識導致悲劇的發生。
因此,我局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科也在這里給大家科普下電梯門的結構。對于一般的轎廂電梯來說,電梯有兩道門,分別是設置在每層樓進入電梯前的層門(也叫廳門)和轎廂門(電梯自帶的門)。

而這兩起事故的被害者都被困在了兩個樓層之間,在自救時從電梯轎廂中跳出,跌入電梯井道(即下圖中的死亡洞口)中墜落身亡。

可以發現,電梯轎廂底部有一段轎廂護腳板,這個護腳板的作用就是防止被困乘客跌入電梯井道。然而在電梯發生故障停運時,極有可能造成轎廂底部與樓層地板之間的距離超過轎廂護腳板的高度,此時就會產生死亡洞口,當被困乘客從轎廂中跳出時,極易因重心不穩使得身體后傾跌入電梯井道造成悲劇。
因此,遇到困梯時的正確做法是保持鎮定,使用轎廂內警鈴按鈕對講機或電話及時與電梯值班人員聯絡,耐心等待救援人員的到來。等候救援時,為防止轎廂突然啟動而摔倒,最好保持蹲坐姿勢或握住轎廂扶手。如果一時無法與外部取得聯系,可以間歇性地大聲呼救或拍打轎廂壁。切忌采取過激的行為,如活蹦亂跳、強行扒門等。
生命誠可貴,電梯安全觸動著每一個人的心弦。希望廣大業主在遇到困梯時不要驚慌,與外界取得聯系后安靜等待救援人員的到來,安全才是我們生活的第一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