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南海之濱。在惠州大亞灣石化區,全新裝置高聳挺立,萬噸油輪忙碌穿梭,全球知名石化企業埃克森美孚公司的投資項目正在謀劃推進……一幅“建設之春”圖景躍然眼前。
在過去一年,大亞灣區凝聚力量、攻堅前行,全力夯實高質量發展堅實基礎,聚力構建高質量發展社會治理新格局,著力強化高質量發展組織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長足進步。
緊跟《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的步伐,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日前召開2019年工作會議。在新征程中,大亞灣錨定高質量建設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基地,努力爭當惠州建設國內一流城市重要支撐區的目標,邁出雄壯步伐,以“五個年”活動為抓手實現六個“新突破”。
在學深悟透做實新思想上有新突破
在新時代實現新作為,離不開精神信念的支撐,也離不開正確理論的指引。大亞灣區提出,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自覺把大亞灣工作放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的大局中,放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1+1+9”工作部署、國內一流城市建設中來思考和謀劃,在服從服務國家、省市發展大局中實現自身發展,確保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大亞灣落地生根、結出豐碩成果。
在建設世界一流石化園區上有新突破
建設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基地既是經濟任務,也是惠州市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廣東打造先進制造業集群的重要任務。
大亞灣區提出,要深入開展“項目建設攻堅年”活動,確保埃克森美孚惠州化工綜合體項目按期推進,中海油/殼牌三期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中海油產品結構升級項目等加快建設。
大亞灣區將深入研究產業鏈延伸規律,開展“招商選資促進年”活動,瞄準世界500強和行業領先企業靶向招商,推動更多的化工原料產品就地轉化,加快發展石化中下游深加工、高端化學品和化工新材料,形成碳二、碳三、碳四、碳五、碳九等優勢產業鏈。此外,狠抓園區建設管理提升,對標國際一流,完善提升管廊倉儲、道路交通、碼頭航道、安防通信、海堤等公用配套。
“石化區不缺好項目,缺的是承接項目的土地。”大亞灣區提出,狠抓發展空間優化拓展,按照“南填、北拓、中優化”的思路,加快開發東北角的新材料產業園,配合市規劃建設惠東白花新材料產業園。同時,優化升級傳統優勢產業,抓好自主創新,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匯集更多力量,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上有新突破
一個地區投資吸引力如何,營商環境是關鍵,人流、物流、資金流都是流向營商環境的高地。
做強軟實力必須要有硬要求,拿出硬辦法,用好改革“關鍵一招”。大亞灣區提出要對標國際最優最好最高的標準,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開展“改革深化提速年”活動,改出服務效率,改出規范管理,改出成本優勢,讓投資者對大亞灣更有信心。
干部作風是營商環境的“試金石”,是決定項目能否順利落地、企業能否留得住的關鍵因素。大亞灣區提出,要把“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牢記心中,務實高效地當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
大亞灣區提出,高質量做好機構改革工作,全面深化審批制度改革,實行預審制和承諾制,推行并聯審批制度,加快“數字政府”建設,建立企業疑難事務“快辦”平臺,開通服務企業“直通車”,不折不扣減環節、減時間、減材料、減跑動。
同時,落實支持實體經濟和民營經濟發展的“省十條”“市十條”,清理、精簡行政審批事項和涉企收費,讓企業輕裝上陣。發揮政府幫扶基金作用,搭建更多政銀企溝通對接平臺,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深入開展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打破各種“卷簾門”“玻璃門”“旋轉門”,營造公平競爭環境。
在推進污染防治生態保護上有新突破
大亞灣依山傍海,自然稟賦優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是大亞灣區的不二選擇。
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強化揚塵管控、節能減排等工作,確保空氣質量穩定優良;堅決打好碧水攻堅戰,嚴格落實河長制,推行供排污一體化改革,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大力整治散亂污企業,確保河涌水質按期達標,近岸海域水質符合功能區要求;堅決打好凈土持久戰,加強生活垃圾、工業固廢特別是工業危廢的管理,提高科學處置能力,確保土壤環境安全。
同時,深入開展生態文明建設。加快推進公園綠地、沿海沿河沿路綠廊、城鎮留白增綠等建設,推動形成生態文明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與消費方式,確保生態資源總量增加、質量效益提升。
在改善民生創新社會治理上有新突破
建民生工程,就是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
大亞灣提出,要不斷保障改善民生。完善制度、守住底線,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發力。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保障困難群眾生活,做好就業、教育、醫療衛生、食品藥品安全等工作。
良好的社會治理是保持社會和諧穩定、讓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前提和保障。大亞灣區將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深入推進平安大亞灣建設,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切實提升群眾安全感。深化法治大亞灣建設,彰顯公平正義。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排查化解各類安全隱患,堅決遏制較大以上安全事故發生。
在全面從嚴治黨上有新突破
“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定不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大亞灣區委在會上提出。
大亞灣區要求,各級黨組織領導要站到意識形態斗爭第一線,帶頭抓意識形態工作,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毫不松懈筑牢意識形態安全“護城河”“防火墻”。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大亞灣區將著力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深入貫徹落實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以開展“基層組織力提升年”活動為抓手,以規范化建設、組織力提升為重點,推動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同時,大亞灣區將以開展“作風建設加強年”為契機,持之以恒抓好作風建設。落實“兩個責任”,深化政治巡察,穩步推進監察體制改革。不斷鞏固和發展反腐敗壓倒性勝利,著力強化不敢腐的震懾,扎牢不能腐的籠子,增強不想腐的自覺,為全區高質量發展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回顧——去年稅收收入占全市總量四成以上
攻堅克難促成惠煉二期項目全面建成投產,引進埃克森美孚惠州化工綜合體項目、中海油/殼牌三期項目,一批民生熱點難點問題有效解決……這是大亞灣在高質量發展中的堅實步伐。
在過去一年,大亞灣區委主動適應新常態、踐行新理念,深入開展“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活動,圍繞10個主題扎實開展調研,發展思路進一步理清,干部激情進一步激發,群眾信心進一步增強,高質量發展成為全區上下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動。
在經濟發展方面,大亞灣區堅持大項目帶動大發展、高質量項目引領高質量發展,引進投資超100億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化工綜合體項目和投資約70億美元的中海油/殼牌三期項目,石化區發展實現新的跨躍。全區全年GDP、規上工業增加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實現兩位數以上增長,稅收收入占全市總量四成以上。經濟總量和財政收入在上年突破500億元和50億元的基礎上,強勢增長,攀升邁上600億元和60億元。
在營商環境方面,大亞灣區想方設法讓效率高起來、讓活力迸發出來。扎實推進商事制度改革,新開辦企業3個工作日可以搞定。全面推行“多證合一”改革,在全國首批實行“二十四證合一”。積極為企業降成本,減費降稅16.2億元。2018年綜合實力在國家級開發區綜合排名比2017年上升16位。
在社會治理方面,大亞灣區新增財力70%以上用于民生。扎實打好與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縱深推進,全年351天“雙搶”警情零發案;鄉村振興工作深入開展,相對貧困人口全部預脫貧;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提升,教育、醫療、衛生事業全面發展,安全生產形勢平穩,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群眾獲得感持續提升。
展望—— “五個年”活動夯實發展基礎
“我們要牢固樹立逐鹿世界的雄心,拿出代表省市、國家出征的豪情,以領跑者為標桿,與頂尖者較高低。必須舉全區之力,力爭十年內完成。”開年之初,大亞灣區發出了銳意進取的強音。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如何對標先進,建設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基地,最終要體現在實踐中、行動上。
大亞灣區提出,要充分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機遇,全面貫徹落實省、市工作部署,深入開展項目建設攻堅年、招商選資促進年、基層組織力提升年、作風建設加強年、改革深化提速年等“五個年”活動,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生態各項工作,加快高質量建設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基地,努力爭當惠州建設國內一流城市重要支撐區。
相關稿件:
附件:
主辦單位:惠州大亞灣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綜合辦公室
網站標識碼:4413900013
備案編號:粵ICP備09027684號 | 粵公網安備
44139902100035號
溫馨提示:為達到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火狐、谷歌瀏覽器,或者IE9.0以上、360瀏覽器7.0(極速模式)
網站地圖 | 您是第 位訪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