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2 日,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稱“中國海油”)與荷蘭皇家殼牌公司(以下稱“殼牌”)宣布位于廣東惠州的石化工廠的二期項目——第二套乙烯裂解裝置及其衍生品裝置正式投產。新建 120 萬噸/年乙烯項目投產后,中海殼牌的產能將實現翻番,與一墻之隔的中國海油煉油廠(惠州石化)形成深度煉化一體化優勢。
這套二期項目新裝置由中國海油建設,合資企業中海殼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稱“中海殼牌”)擁有并運營。該項目的投產,正式宣告大亞灣石化區一躍成為國內煉化一體化規模最大、產業高端、綠色安全、配套完善、規范管理,高質量發展的石化產業基地。這個世界500強及行業領先企業投資占園區投資總額近90%的石化區,2014年入選國家重點建設的七大石化產業基地(全省唯一),2014-2017連續四年位列“中國化工園區20強”第二,2017年獲評國家第一批“綠色園區(全省唯一)”,并入選國家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園區。
踐行新發展理念,保持戰略定力,用大項目帶動大產業、促進大發展,用創新要素“三高聚集”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大亞灣石化區正成為惠州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縮影。
惠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奕威表示,當前惠州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圍繞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推進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建設,以高質量的項目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廣東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貢獻惠州力量。
建設高效:
項目成為建設、管理能力和高端技術合作典范
惠州煉化二期項目煉油、乙烯工程分別于2014年11月和2014年12月開工建設。歷經短短3年多時間的建設,中海殼牌化工二期項目是中國海油工程建設、管理能力和殼牌化工高端技術合作的典范,中國海油煉化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何仲文說:“該項目被國家列入‘中央企業在重大項目中引進社會資本示范項目’。我們有信心將該項目建成國際最好的化工項目,為市場生產更多更好的化工產品。”
荷蘭皇家殼牌集團首席執行官范伯登表示,中國在殼牌全球市場布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大亞灣石化區是他所見過的世界最好的石化區,是殼牌最重要的生產基地之一。殼牌對在惠州、在大亞灣石化區發展充滿信心,將繼續加大在惠投資力度,把在惠石化項目建設成為中國最領先的項目,助力惠州建設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
據介紹,該項目采用多項國內外行業領先技術,包括殼牌專有的 OMEGA、SMPO 和聚醚多元醇技術生產環氧乙烷、乙二醇、環氧丙烷以及高品質聚醚多元醇,和先進的聚烯烴、苯酚和羰基醇生產技術;這是國內首次使用業界領先的殼牌 OMEGA 和多元醇技術,將助推大亞灣石化區把開放發展推向更高層次更高水平,更好匯聚世界前沿技術,加快轉型升級,推進高質量發展。二期化工項目投產后,中海殼牌產能翻番,每年向市場供應更多的高品質、多元化的石化產品,將有助于大亞灣石化區進一步壯大大煉油大乙烯“核心”,繼續做強石化中下游深加工產業集群、高端化學品和化工新材料產業集群、為石化產業配套的現代服務業產業集群“三集群”,延伸發展產業鏈,促進產業關聯發展;同時也將更好地滿足中國華南地區乃至全國對高端石化產品增長的需求,并進一步降低中國對乙烯的對外依存度,緩解國內石化行業結構性矛盾。
產業高端:
瞄準世界前沿技術,集聚世界500強及行業領先企業(小)
這個引進9套國外工藝包的項目經中海殼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增資重組,年產可達120萬噸乙烯,加上已經投產的中海殼牌一期年產100萬噸乙烯裂解裝置,將成為亞洲最大的乙烯生產工廠之一。該項目部分裝置規模是目前國內體量最大,不少工藝技術采用的是世界最先進的,有的則是首次在國內應用的工藝技術,迄今為止,中海殼牌引進世界領先技術就達22項,OMEGA和多元醇技術為國內首次應用。
與中海殼牌比鄰的,則是中海油惠州煉化項目,同時也是國際上第一座集中加工海洋高酸重質原油的煉廠。
據了解,惠煉二期加工的是高硫中質原油。從高酸到高硫,惠州煉化堅持以技術換成本,實現差異化發展。2017年10月2日,煉油工程僅用16天就實現了所有裝置及公用工程的平穩生產,創下業界最佳試車紀錄。項目達產后,中國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將達到2200萬噸/年,預計每年可向國內外市場投放各類高質量油品2000萬噸左右。
正是在“兩大引擎”的帶動下,大亞灣碳二、碳三、碳四、碳五、碳九等優勢產業鏈已經形成,德國巴斯夫、瑞士科萊恩、日本三菱麗陽等全球石化行業頂尖企業紛紛落戶,大亞灣石化區成為名副其實的企業“優等生俱樂部”。
隨著中海殼牌化工二期項目的正式投產,國內煉化一體化規模最大、產業高端、綠色安全、配套完善、規范管理,高質量發展的石化產業基地正在惠州崛起,與此同時,也標志著惠州距離建設生態型世界級石化基地的目標也更近一步。
以石化和電子信息為龍頭,惠州全力構建“2+2+N”現代產業體系,特別是“補鏈強芯”優化存量,實施發展質量和效益“雙提升”戰略,在“石化補鏈”上鉚足功夫,依托中海油及中海殼牌兩大龍頭項目,帶動中下游79個項目,吸引總投資1678億元,其中世界500強及行業領先企業投資項目金額占園區項目總投資的近90%。
綠色安全:
堅守環保和安全生產底線建設世界級生態型石化基地(小)
對生態環境的敬畏、對綠水青山的珍重、對安全紅線的堅守,大亞灣在全力推進高質量建成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的同時,一如既往地堅守綠色發展之路。
在航拍圖中,環繞著大亞灣的是一圈厚重的綠——已經成形的亞公頂森林公園、正在啟動建設的大亞灣森林公園和已經啟動規劃的鐵爐嶂、筆架山山林資源,將成為大亞灣外圍的生態屏障;而已建成的虎頭山公園(一期)、板嶂嶺公園、社區(村)公園等公園綠地項目,為老百姓打造了“三百米見綠,五百米見園”生態空間;同時,總綠化面積約233.2萬平方米綠化隔離帶,形成環繞石化區的“綠色屏障”。
一方面是建綠色屏障,一方面則減環境壓力。近年來,大亞灣區制定“招商圖譜”,瞄準世界500強和行業領先企業精準招商,同時進一步提高招商項目門檻,修訂了由15項量化指標組成投資項目評估體系,對項目實行安全、環保“一票否決”制度,據統計, 僅2017年,大亞灣區項目否決率達15.8%。
“我們園區已實現連續6年安全平穩生產。”大亞灣區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園區以國際一流化學工業園區為標桿,實施嚴格的封閉式管理,率先開展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創新試點,常態化“零容忍”排查整治安全隱患;建成全國首個國家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基地,實行安全生產第三方協助監管。
為了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實現綠色生態目標,大亞灣區對石化園區內企業實行網格化管理,全區重點企業均安裝了廢水、廢氣在線監控系統,與省、市、區環保部門聯網,實行24小時實時監控,并在全市率先開展揮發性有機物(VOCs)排查與整治,率先開展企業地下水監測。
截止 2017年底,該區人均綠地面積惠州市區最高。2017年全區空氣質量優良率98.1%,比2013年提升10.1個百分點,穩居惠州市區第一。城鎮污水處理率95%。近岸一類海域水質面積占比從2016年的83.11%增至94.8%,近岸海域水質排名全省前列。
高效發展
堅持“一核心、三集群”產業發展路徑去年石化區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1018.1億元
今年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第八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名單,大亞灣區上榜“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優勢類)”,為我省唯一一家上榜的石油化工方向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評選的標準之一,則是園區能實現規范發展和提質增效,加快產業集聚向產業集群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實現高質量發展,這在大亞灣區石化區,并非個案,借助“隔墻供應”吃干榨凈“油頭化尾”的案例比比皆是。
“我們在二氧化碳提純技術方面擁有5個專利,可以全部回收中海殼牌排放的二氧化碳。”惠州凱美特氣體有限公司負責人說,公司目前是可口可樂在中國最大的食品飲料原料供應商,每年不僅創造過億產值,還幫助企業減少10萬噸溫室氣體排放,年減排二氧化碳相當于547萬棵樹吸收的二氧化碳量。據了解,大亞灣石化區內的宏瑞環保年減排二氧化碳高達22萬噸,年減排二氧化碳相當于1202萬棵樹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石化園區企業之間“隔墻供應”已成常態,園區循環經濟產業鏈關聯度高達85%,原料就地轉化率約71%。當前,大亞灣石化區堅持“一核心、三集群”產業發展路徑,發展壯大大煉油大乙烯“核心”,壯大發展石化中下游深加工、高端化學品和化工新材料、為石化產業配套的生產性服務業 “三集群”,延伸發展產業鏈,促進產業關聯高質量發展。
如今,惠州全市上下正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以中海殼牌化工二期項目正式投產為契機,推動惠州世界級生態型石化基地邁出關鍵一步,下來將謀劃三期項目建設,以高質量項目建設帶動動高質量發展,助推全省產業轉型升級、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新體系,為全省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貢獻惠州力量。
相關稿件:
附件:
主辦單位:惠州大亞灣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綜合辦公室
網站標識碼:4413900013
備案編號:粵ICP備09027684號 | 粵公網安備
44139902100035號
溫馨提示:為達到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火狐、谷歌瀏覽器,或者IE9.0以上、360瀏覽器7.0(極速模式)
網站地圖 | 您是第 位訪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