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矚目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第一階段會議取得了豐碩成果,于10月15日在云南昆明落下帷幕。與會各方站在為全人類和子孫后代負責的高度,共商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大計,凝聚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合力,開啟建設美麗地球家園的新征程。
金秋十月,五百里滇池,風光旖旎。5天來,會議圍繞“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主題,通過開展高層政治對話,提高認識、謀求共識,增強責任、展現決心,形成了具有堅定政治決心的《昆明宣言》,宣布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新舉措,為接下來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明確了目標、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堅實基礎,為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提供了政治推動力。
生物多樣性是全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共同基礎。以更強大的政治推動力、更有效的行動、更堅定的決心,尋求遏制全球生物多樣性喪失的新理念和新舉措,是各國和社會各方的共同期待。
會議期間,多位國家政要和聯合國領導人出席了領導人峰會,119個締約方、26個國際機構和組織,共計125位部長級代表和24位駐華大使出席部長級會議和圓桌會議。各方充分認識到了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在當前所面臨的嚴峻挑戰,以及在資金投入、促進保護與發展相協調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探討了遏制全球生物多樣性喪失、推進綠色發展的路徑和舉措,展示出了各方同舟共濟應對挑戰、共建美麗地球家園的雄心和意愿。
在領導人峰會上,習近平主席高瞻遠矚地提出了“要共建什么樣的地球生命共同體”這個時代之問,全面闡述了中國對于生物多樣性治理的理念和主張,宣布了中國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新舉措,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做出了中國貢獻,提供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體現了中國擔當。在這次大會上,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舉措與成就受到了高度贊賞,生態文明理念得到了廣泛認同,為推動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了經驗借鑒和引領示范,為全球同心協力共建萬物和諧的美麗世界注入了新動力。
大會召開期間,舉辦了生態文明論壇。與會代表圍繞7個主題,通過線上、線下方式,聚焦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兩山”實踐轉化探索等進行了深入探討,分享了來自中國和世界各地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理念和經驗做法,形成了一系列成果,達成了廣泛共識。
大家認識到,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的地球家園,必須將生態文明建設及生物多樣性保護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加快構筑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構建經濟與環境協同共進的地球家園,必須正確把握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辯證統一關系,大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構建世界各國共同發展的地球家園,必須攜手應對當前全球的突出環境問題,積極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環境治理體系,提升全球環境治理能力,共同建設清潔美麗的世界。
2022年上半年,大會第二階段會議將繼續在昆明舉行,屆時各方將共商“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共繪未來生物多樣性保護藍圖。作為此次大會主要成果之一的《昆明宣言》,將對2022年大會第二階段會議的召開和“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的制定提供基礎和政治指引作用,為后續磋商和談判規劃方向。
面對生態環境挑戰,人類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為了全人類的共同未來,國際社會必須加強合作,采取更加務實而有力的行動。中國將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轉變發展方式,推進人類高質量發展,共同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來源:中國環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