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唰——”隨著簽字筆在《行政處罰決定書》上落下最后一筆,一紙1500元的罰單落地,惠州市建筑垃圾治理翻開新篇章。這是《惠州市建筑垃圾管理辦法》實施后我市開出的首張罰單。
這宗看似簡單的行政處罰案件宣告著《惠州市建筑垃圾管理辦法》完成從“紙上條文”到“實戰利器”的落地,這場由裝修垃圾引發的“環境保衛戰”,不僅打響了新規實施“第一槍”,更折射出城市精細化管理的深層變革。
4月20日清晨,惠城區小金口街道興隆西二街馬嶺空地驚現“垃圾方陣”——一堆長2.5米、寬3.6米、高0.4米的裝修廢料隨意堆放,紙皮板與石膏板雜亂堆疊。接到案件線索后,市城管執法局執法人員會同惠城區城管執法局、市生態環境局惠城分局、小金口街道辦事處迅速趕赴現場開展調查。通過調取周邊監控錄像、比對現場建筑垃圾特性等手段,執法人員于48小時內精準鎖定違法主體,對其進行立案查處。根據我市新實施的《惠州市建筑垃圾管理辦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對違法當事人依法處以1500元罰款,并責令其限期清理現場、恢復原狀。該案于6月6日正式結案,從發現線索到案件辦結歷時僅48天。
“此案是《惠州市建筑垃圾管理辦法》實施后多部門協同監管的典型案例,依托視頻巡查和跨部門聯合執法,違法行為追溯效率顯著提升。”一線工作組辦案人員彭日榮介紹。
《惠州市建筑垃圾管理辦法》是我市為加強建筑垃圾管理,推進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制定的又一新規,于2025年3月1日正式施行。
“首案查處釋放出違法必究的強烈信號。”惠城區城管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建筑垃圾治理是城市精細化管理的重要一環,新規實施后的首宗案件快速查處不僅驗證了新規的制度效能,更開創了“科技賦能+部門協同+全民共治”的建筑垃圾治理新模式。
接下來,市城管執法局將按照《惠州市建筑垃圾管理辦法》要求,加大執法監管力度,壓實市容和環境衛生責任區特別是住宅小區物業服務企業的責任和義務,規范設置和管理裝修垃圾臨時堆放點,確保裝修垃圾按規定交由符合規定的單位清運。同時,呼吁社會各界共同遵守相關管理規定,將裝修垃圾納入我市資源化利用回收體系予以處置,攜手守護城市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