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社區是共同富裕現代化城市建設的基本單元,是推動社區公共服務從區域供給向全域覆蓋的重要載體。南邊灶村以“顯著變化+服務領先+治理高效+運營”為目標,以“百千萬工程”為重要抓手,聚焦人居環境提升、空間資源整合、公共體系完善,以“小單元”撬動“大民生”,努力將未來社區打造成群眾滿意的有形載體和民生工程。
一、立足發展定位,科學規劃布局
澳頭街道南邊灶村現有服務陣地約有2935㎡,包括黨群服務中心735㎡,以及農家書屋、老人活動中心、健身房、乒乓球室等服務場景2200㎡。按照“1+1+N”的建設思路,即一個黨群服務中心,一個惠民綜合服務中心,N個公共服務站,對現有陣地進行優化提升,升級改造后南邊灶未來社區服務場景約5500㎡,預計投入224萬元。各方溝通協調, 提前明確需求,制定初步方案計劃,形成項目儲備清單,為推進未來社區建設排好“時間表”、畫好“路線圖”。
二、聚焦群眾需求,解鎖“服務”密碼
結合“未來社區”發展契機,立足南邊灶村的地理位置及小區特色,按照“標配+選配”原則進行短板補齊與長板做優,通過“建一點、改一點、整一點”,因地制宜做好未來社區改造,打造多個亮點場景落地居民核心需求,構建具有歸屬感、舒適感和未來感的新型城市功能單元。一是南邊灶村黨群服務中心提供全齡段綜合服務,設有黨群會議室、健康服務社、社會工作服務點與和美網格服務站等功能室,通過開展黨員活動、提供便民服務、宣傳政策文化、整合各方資源等舉措,成為加強黨員教育管理、暢通群眾訴求渠道、提升群眾文化素質、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陣地與樞紐。二是原有惠民綜合服務中心(即老人活動中心和農家書屋),因場地限制,無法提供全方位的惠民便民利民服務,現規劃改建為“南邊灶村史館”。原有的惠民綜合服務中心移至新址,規劃新增建設場地,注重助老服務和自助式醫療服務,同時提供文化休閑、教育培訓等服務,設有健康驛站、夕陽紅歌唱室、棋藝室、多功能活動室等功能區;同時新增打造志愿者服務站、殘疾人輔具展示區,完善志愿服務和殘疾人服務等功能。三是南邊灶村各個公共服務站總面積約4500㎡,涵蓋健身活動室、“和美之家”、共享茶室、百姓書房、乒乓球室、暖“新”驛站、兒童游樂園、南邊灶村衛生站等,為群眾提供多元化服務。其中重點打造兒童游樂園和百姓書房。兒童游樂園占地2225㎡,利用兩塊相連的綠化用地改造為游樂區,打通空間增加活動區域,設置兒童滑滑梯、攀爬、蹺蹺板、搖搖凳,打造成集休閑游憩、文化娛樂、運動健身于一體的兒童友好空間;百姓書房位于7棟架空層,面積176.6㎡,提供便捷的閱讀服務,豐富村居民文化生活,讓其從單一的閱讀平臺逐漸走向多元化的公共文化空間;其余功能室則利用現有場地改造提升。
三、堅持多方聯動,探索運營管理新機制
探索公私分立的運營模式。一方面建立“社區服務+小區物業+商服增值”的全域商服運營模式,創造公配物業、增值服務、商服運營等盈利點,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未來社區運營。另一方面建立以社工服務為基底的全域公服運營組織,將社區運營團隊、公益組織、群眾自治組織統一整合到城市運營框架內,鞏固未來社區長效運營基本盤。配置專業社工。通過街道下派雙百社工、機構社工、村集體經濟自費聘用社工等形式,組成專業的社工團隊,負責未來社區各類場景的日常運營、活動策劃。激活治理力量。調動網格員、樓棟長、小區物業以及培育社區支援服務隊、和事佬巾幗調解隊等力量,參與到未來社區的運營管理和日常服務中。聯動社會力量。結合居民服務需求,聯動職能部門、社會組織等資源,有針對性開展服務,在家門口滿足村居民多層次、多元化的服務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