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5月1日,為期兩天的以海上漁家風情為主題、以多彩非遺為內容的精彩演出在澳頭街道東升村千帆廣場上呈現。在“五一”國際勞動節之際,東升漁歌歌舞隊身著傳統漁家服飾,載歌載舞,充分展示傳統漁家文化,村內一派喜氣洋洋的熱鬧景象吸引不少群眾前來圍觀。
“日頭出來日來紅,漁家出有傳承人……”,老一輩人口耳相傳的漁歌以特有的方式記錄、傳播大亞灣沿海漁民的各類歷史信息,悠揚動人的歌聲飄蕩在東升島上,讓現場聽眾一飽耳福。隨著“娶新娘”一聲洪亮的喊聲響起,數十位漁嫂穿著漁家服飾、揮槳“劃船”,媒婆歡喜地在前開路,帶著“新郎”和接親隊伍浩浩蕩蕩地啟程接新娘,“槳手”整齊吆喝,使東升村沉浸在熱烈的氣氛里,“迎親健力婦劃槳,出嫁新娘羞媚娥”就是對漁家婚嫁的真實寫照。

除了漁家婚嫁表演以外,活動還著重介紹推廣了非遺項目大王爺節。據了解,從1986年東升漁村修建大王爺廟,有了第一屆“大王爺節〞之后,這個節日在東升漁村已經進行了30多屆。大王爺節期間,東升漁民家家戶戶張燈結彩、錦旗飄揚,辦祭品、舞獅、劃龍船、唱大戲,熱鬧非凡。大亞灣澳頭 “大王爺節〞民俗分別于2015年、2016年成功申報為大亞灣區、惠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活動現場還有各類漁家農副產品小吃供大家品嘗,讓村民和游客們共享勞動的成果,共享豐收的喜悅。東升村由點到面,從精巧華麗的漁家頭飾服裝、原汁原味的海上漁歌、獨具特色的漁家婚嫁習俗到美味可口的漁家產品小吃,向群眾展現當地極具漁家特色的民俗文化和大亞灣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同時致力打造東升村非遺品牌,讓廣大居民近距離感受到大亞灣非遺風采。

惠報全媒體記者曾靜妍 通訊員 方佳宜
一審:黃若冰 二審:韓樹峰 三審:吳志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