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傳統節日遇上非遺技藝會碰撞出什么樣的火花?在這場元宵游園活動中,省級非遺項目漁歌表演和漁家婚俗表演可謂是重頭戲。下午三時,伴隨著喜慶的奏樂聲,由漁家婚嫁習俗傳承人徐妹帶領的東升村漁家婚嫁表演隊閃亮登場。表演人員穿著鮮艷的傳統漁家服飾,頭戴金光閃閃的發飾,用一首表達美好祝愿的《嘴唱山歌心向黨》打響頭炮。不遠處停滿漁排的碼頭就是最佳的舞臺背景,大海的氣息撲面而來,歌聲被襯托得愈加嘹亮悠揚。演員們表演得起勁,觀眾們也看得盡興。“第一次近距離欣賞漁歌表演,讓人印象深刻,今天的節日氣氛也特別濃厚。”市民陳曉姿表示。
漁歌表演環節暫告一段落,豐富的游園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打卡玩耍,現場除了有經典的游園游戲套圈圈、投壺外,還少不了元宵佳節的傳統活動——猜燈謎。“元宵節后捷報多(打一成語)”“四四方方小家伙 上面擺著串串珠(打一文具)”……一條條寫滿節日祝福和充滿智慧幽默的燈謎受到市民的熱捧,大家對著燈謎或苦思冥想,或熱烈討論,猜中的歡呼雀躍,沒猜中的也豁然開朗地大笑起來,現場一片歡樂祥和的氣氛。
游園活動不僅讓市民們玩得過癮,還有美食讓大家吃得滿足。元宵節吃湯圓是傳統習俗,寓意團圓美滿,而大亞灣的特色小吃漁家湯圓則是把這種美好祝愿“放大”數倍,漁家湯圓與市面上的湯圓不同,個頭十足比嬰兒拳頭還大,吃起來綿軟又富有彈性。除了漁家湯圓以外,還有一道“硬菜”讓大家大快朵頤,那就是大亞灣區級非遺名菜——魚露鴨,大亞灣作為沿海地區,當地人習慣用魚露代替鹽和醬油來制作美食,在逢年過節、婚宴等喜慶日子,都會制作魚露鴨宴請親朋,在現場品嘗過的市民們紛紛贊不絕口:“好吃!特別鮮美!”澳頭街道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元宵游園活動最大的特色就是加入了許多非遺的元素,希望市民了解到更多大亞灣當地的非遺文化,感受到非遺的魅力。”
文圖、視頻:惠報全媒體記者曾靜妍 通訊員王文婷
一審:賈潮緯 二審:胡進波 三審:吳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