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項目立項是審計工作開展的起點,其科學性與精準性直接關系到審計工作的成效。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政府職能的不斷轉變,黨委和政府對政策執行的關注度日益提高,政策跟蹤審計作為一種重要的審計類型,能夠及時發現政策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政策的調整和完善提供依據。因此,如何在政策跟蹤審計實踐中優化立項機制,確保審計項目圍繞黨委和政府的重點中心工作,使安排的審計項目目標一致、有機融合,成為當前政府審計面臨的重要課題。
一、審計項目要緊扣黨委和政府關注的重點領域
(一)深入了解政策導向
審計機關需以黨委和政府的政策導向為立項依據,通過與政策制定部門溝通、參加政策會議等方式,準確把握政策核心。立項前應評估審計項目與政策目標的相關性,關注重大政策在地方的落實情況,確保政策有效執行,推動經濟發展。
?。ǘ┚劢股鐣狳c和民生問題
審計機關應建立定期收集機制,通過媒體報道、群眾舉報、輿情監測等渠道,篩選出社會熱點和民生問題。在教育、醫療、文化等民生領域開展專項審計,確保政策執行到位,保障群眾利益。
二、確保審計項目的規劃與部署目標一致、有機融合
?。ㄒ唬┟鞔_審計項目的總體目標
審計機關應圍繞黨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明確總體目標,如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各審計項目目標應在總體目標框架下細化分解,相互支持配合。
加強審計項目之間的協調與溝通
在立項階段統籌規劃審計范圍、重點和時間,避免重復或空白。建立項目協調小組和信息共享機制,各項目組加強溝通,共同解決問題。
三、政策跟蹤審計項目的立項機制優化路徑
?。ㄒ唬┩晟屏㈨椙暗恼{查研究機制,立項前需充分調研,通過實地調研、問卷調查、數據分析等方式,了解政策實施情況,發現潛在問題和風險。
建立科學的立項評估指標體系,評估指標包括政策重要性、執行風險、審計資源配置等。綜合評估確定立項優先級,優先考慮重要且風險高的項目。
加強立項過程中的公眾參與,通過公開征求意見、召開聽證會等方式,廣泛聽取公眾意見,使審計項目貼近實際,反映社會關切。
(四)強化立項后的動態調整機制,根據政策變化和審計實施情況,及時調整審計目標、重點和方案。發現新問題時,擴大審計范圍,反饋問題和建議,促進政策完善。
審計工作應緊扣黨委和政府的政策導向,建立審計項目與政策目標的對接機制,關注社會熱點和民生問題,確保審計項目契合黨委和政府關切。同時,明確審計項目總體目標,加強項目間的協調與溝通,實現審計項目目標一致、有機融合。此外,完善立項前的調查研究機制,建立科學的立項評估指標體系,加強公眾參與,強化立項后的動態調整機制,可有效優化政策跟蹤審計項目的立項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