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以來,經濟責任審計在加強全面從嚴治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但與新形勢新任務相比,當前經濟責任審計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足,不能完全滿足黨和人民的期盼和要求。筆者認為,做好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提高經濟責任審計質量和水平,要講“三個務必”。
務必講政治。有較高的政治覺悟是廣大審計干部的執著堅守和一貫表現,特別是在經濟責任審計中,更要突出強調講政治的極端重要性。要充分認識到,開展經濟責任審計,是加強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舉措,是深入推進法治國家和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抓手,也是各級黨委、政府賦予審計干部的重要職責。審計干部要有這種政治覺悟和政治擔當,主動搶占政治制高點,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部署,更加凸顯從政治上看待經濟責任審計發現的問題,更加嚴格落實黨政同責、同責同審的要求,始終堅持查處重大違紀違法問題線索和保障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兩手抓”、“兩手硬”,確保圓滿完成這一重大政治任務。
務必講業務。經濟責任審計開展得怎么樣?能不能讓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滿意,關鍵在從審人員的業務精不精?能力強不強?當前,各級審計機關都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培訓制度,但經濟責任審計業務培訓較少,要注重加大經濟責任審計培訓力度,通過高等院校、在線課堂、冬春訓等多種方式,對經濟責任審計人員進行集中培訓和輪訓,堅持“缺什么、補什么”、“用什么、補什么”,特別是加強相關法律法規、計算機審計、大數據應用等學習培訓。要努力提升經濟責任審計人員的總結歸納能力,對審計中發現的好經驗好做法,及時梳理匯總,特別是對帶有普遍性和示范意義的經驗做法,要組織專班,確定專題,研深究透,將其提煉升華,形成具有指導價值的理論體系。對審計中遇到各種難題,要克服畏難情緒和坐等心態,以時不我待、敢打必勝的信心,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狠勁,千方百計攻克難關、拔掉“據點”。
務必講方法。隨著經濟責任審計新形勢新任務新內容的發展變化,要進一步探索創新審計方式方法。一是要優化審計流程。嚴格把好審前準備、審中實施、審后落實三道關口,確保審前“三書兩案一卡一公告”齊全,審中“五證五稿”俱全,審理落實執行到位,做到時間不差、流程不落,按既定時間節點和審計流程有條不紊推進經濟責任審計。二是要積極開展大數據審計。改變過去“埋首故紙堆”,資源利用率低,事倍功半的粗放式審計方法,善于運用計算機技術,將不同地區、部門、行業資源和信息進行系統整合和統一管理,借鑒已有審計成果,建立大數據平臺,實現審計數據共建共享,提高經濟責任審計效率和精準度。三是要創新審理方式。進一步規范審計組草擬、科室負責人初審、綜合法規部門復核、審計部門會審的審計報告審理機制,探索引入被審計對象、特聘專家、社會監督員和審計部門“四方會審”方式,確保經濟責任審計報告審理過程公開透明公正。【來源:湖北省審計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