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正因為有了規則,家方興旺,國才昌盛。國家的強盛離不開良好的法律制度,社會的安寧離不開良好的行為規則,生活的幸福離不開良好的家庭規矩。審計機關是國家利益的捍衛者、公共資金的守衛者,要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發揮積極作用。作為新時代的審計人,要有“立審為公,執審為民”的情懷,要常懷“五心”,堅守職責,維護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一、要樹立制度自信的堅定之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推動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制度自信,制度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層、更持久的力量。歷史實踐證明,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才能讓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自信,是對審計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執審為民的思想基礎,只有從思想上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才能從行動上維護國家利益、維護人民權利、維護制度權威。
二、要樹立正視制度的敬畏之心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作為審計執法者,一要敬畏國法,二要敬畏黨紀。敬畏國法,就是要有法律意識、規矩意識,要在法定職責范圍內實施審計,程序上合法,處理處罰上依法,到位不越位,盡職不越權。敬畏黨紀,就是要有紅線意識、底線意識,心中始終要牢記廉政“高壓線”和“生命線”,要把黨的紀律規矩刻印在心上,把嚴守紀律規矩當作每日的必修課,管好自己、管好家人、謹慎交友,不踩制度紅線,不越廉政高壓線,讓紅線成為思想防線,用制度守住紅線,用紅線維護制度。
三、要樹立學習制度的熟知之心
審計執法的基礎來源于對法律法規的熟悉度,靠的是熟悉的法度、公正的尺度、合理的罰度,審計干部要與時代同步,不斷加強學習更新知識,只有懂規矩才會有定力。懂規矩,一是要熟悉黨和政府的決策部署,從黨和國家大局出發,從宏觀層面思考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審計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作用,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地生根;二是要熟悉黨章黨規,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言論、政治行動上遵守剛性約束,維護黨紀黨規的嚴肅性,使之成為黨員干部的行為習慣;三是要熟悉法規規章制度,用法治思維開展審計工作,注重從體制機制制度層面分析問題提出建議,促進體制機制和規章制度的健全完善;四是要熟悉審計法規與準則,清醒認識“法有授權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嚴守審計行為規范,做到制度學習常學常新。
四、要樹立執行制度的尊崇之心
尊崇制度,讓制度賦予生命力,關鍵在執行。只有將制度從“紙上”落到“地上”、走進“心里”,制度才有生命力,才能創造未來。對審計干部而言,尊崇制度不能只是嘴上說說、紙上寫寫、墻上掛掛,不能只是監督檢查、考核評比中的形式主義,而是要真正落實到行動上。尊崇制度是要讓制度執行落到實處,形成“制度—落實—更好制度”的良性循環。尊崇制度就是要審計在助力藍天保衛戰、污染防治戰、脫貧攻堅戰上維護制度的權威性,就是要審計在優化營商環境、造福民生福祉、防范金融風險上發揮積極作用,就是要審計用最嚴格的制度執行維護財經法紀的嚴肅性、改革發展的穩定性,促進形成遵守制度、維護制度、執行制度的良好氛圍。
五、要樹立維護制度的責任之心
維護制度權威是共產黨人的職責所系、使命所在,也是審計干部的使命擔當。建立制度是在各行各業搭架子、定規矩、劃邊界,要形成制度建設的總體效應必須肩負起維護制度的責任。維護制度就是要用好審計這把尺子,切實履行職責,不辱使命,當好國家財產的“看門人”、經濟安全的“守護者”。一是要關注行業性突出問題,催生完善行業性管理制度,彌補制度建設的缺失性;二是關注制度執行的剛性約束,服務城市管理,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發揮制度建設的有效性;三是關注內控制度的合法合規性和執行的有效性,查找管理缺位、程序違規和監督不到位等管理漏洞,促進權力監督機制的規范運行,發揮制度建設的權威性。【來源:湖北省審計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