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粵菜烹飪技藝遇上貴州省黔西南州晴隆縣的原生態食材,會產生怎樣的美味?為進一步弘揚粵菜飲食文化,促進晴隆縣特色農產品“黔貨出山”,助推兩地鄉村振興事業高質量發展,12月14日,大亞灣開發區社會事務管理局開展以“助力百千萬·名廚促振興”為主題的2023年大亞灣開發區“粵菜師傅”工程宣傳推廣活動,發布了3道“粵菜師傅”東西部合作特色菜品——石頭螺炒飯(山海五彩飯)、白灼晴隆小黃牛(晴牛添彩)、藥膳燉全雞。
據了解,今年是大亞灣開發區與貴州黔西南州晴隆縣深入開展東西部協作的第三年。根據“粵菜師傅”工程有關工作要求,區社會事務管理局在充分做好前期調查、綜合研判的基礎上,派出工作組到晴隆縣開展東西部協作特色菜品研發考察,旨在將飄香的粵菜從大亞灣畔引入晴隆縣。

推廣活動現場。
粵菜師傅技術研發團隊通過座談了解、現場考察,精心挑選晴隆縣特色食材,再結合大亞灣本土食材,采用傳統粵菜烹飪技藝,創新研發出石頭螺炒飯(山海五彩飯)、白灼晴隆小黃牛(晴牛添彩)、藥膳燉全雞三個特色菜品。這些菜品富有創意又貼近家庭廚房,具有濃郁的粵黔風味,深受兩地群眾歡迎。
活動現場,“粵菜師傅烹飪技藝研發中心”核心成員展示了上述三道研發菜品的做法,分享菜品研發創意、食用價值,并教大家如何精選兩地食材。比如“藥膳燉全雞”的主要食材是惠州本土三黃雞,晴隆縣種植的三葉青果子和常見的紅棗、當歸、黨參、枸杞等食材一起蒸熟即可,具有補充營養、增強體質、補血等功效;“山海五彩飯”(石頭螺炒飯)則是米飯、大亞灣本地魚露和石頭螺一起炒,喜辣的則可加入辣椒;黔??灣(白灼晴隆小黃牛)是利用黔西南州的小黃牛肉打火鍋。烹飪面點美食師傅還現場制作了面點。

“這個牛肉很嫩”“這個雞肉很入味,藥膳味濃而不膩”……大廚現場制作的新菜品令人垂涎欲滴,大家紛紛開動筷子品嘗,在品味特色美食的同時,對大亞灣開發區、晴隆縣兩地飲食文化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據了解,近年來,大亞灣開發區深入開展“粵菜師傅”工程,深挖本地、黔西南州晴隆縣資源,促進技能人才成果轉化與兩地美食文化相融合,助力漁民創業創收,助推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