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亞灣黨建
在塘尾村,隨處體現著厚重的朱子文化。2011年,塘尾村結合村莊實際開展“村企合作”,增厚了集體“家底子”,鼓起了村民“錢袋子”。富裕起來的塘尾村人“致富思源,富而思進”,自募資金,興建廣場,重建宗祠,將朱子優秀傳統文化作為鄉村振興首要著力點,努力營造朱子文化育人環境。

朱子思想賡流傳
村規家訓樹鄉風

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靈魂。塘尾村黨總支部重點圍繞“朱子文化特色”,厚植鄉風文明,村民世代傳承和踐行朱子家風家訓。塘尾村文化廣場由朱氏宗祠、朱熹雕像廣場和鯉乸嶺公園組成,是遠近聞名的鄉村旅游景點。“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朱氏宗祠文德庭三面廊墻上雕刻著流傳數百年的家規家訓,體現著厚重的朱子文化。塘尾村黨總支部整合資源,依托村黨群服務中心和紅紫荊家庭綜合服務中心創辦“朱子學堂”,開展寫家訓、曬家風、趣畫宗祠等特色活動,持續深化鄉村文明建設。

群眾利益無小事
一枝一葉總關情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塘尾村黨總支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持續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村“兩委”班子帶頭認領民生實事7件,積極推動雨污分流項目、管道燃氣項目等落地實施,定期開展慰問困難群眾志愿服務,積極為群眾排憂解難,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西區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指導下,塘尾村試點推行黨內“三先”制度(即重大事項,黨員先想;重要問題,黨員先議;重要工作,黨員先行),在村級事務中給予農村黨員更多的知情權、話語權和表決權,充分調動黨員的積極性,推動形成想作為、敢作為、善作為的良好風尚。

脫貧攻堅固成果
基層治理成體系

為加強基層治理能力,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體系,塘尾村貫徹落實自治強基工作方案,依托村內現有的工作體系,通過實施網格化管理,形成了“一村五格”的基本治理框架;建立了全域覆蓋、上下聯動的村“四級聯戶”微信群,通過在“四級聯戶”微信群內組織開展政策方針宣傳、防疫信息傳遞、村情民意收集等工作,使“四級聯戶”微信群成為村民群眾的“掌上議事廳”,搭建了村干部與村民溝通的橋梁,既加強了黨群干群聯系,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同時又讓村民了解國家的大政方針、惠民政策。

下來,塘尾村黨總支部將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依托網格化管理機制,做好村內綜合治理工作;圍繞“產業興旺”要求,積極探索“朱子文化+鄉村旅游”的發展模式,依托地理位置優勢,引導村民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莊和民宿,打造“兒童公園+朱氏宗祠”的鄉村旅游精品路線,奮力推進鄉村振興工作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