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提示:國慶、中秋消費提醒
國慶、中秋節臨近,又到了消費者出游、購物、聚餐的高峰期。在此,提醒廣大消費者十一假日期間合理、安全、科學、文明消費,避免合法權益受侵害。
外出旅游時,首先,要查看旅行社經營資質、證照是否齊全,還要考察信譽程度。相反,面對一些旅行社低價誘惑,消費者一定要估算可信度,根據自己的承受能力選擇合理的旅游路線。其次,在簽訂合同時,要仔細閱讀旅行社提供的合同條款,明確交通工具、路線、就餐次數、住宿標準、購物時間等內容。繳費后要及時索要發票和旅游合同,便于事后維權。最后,外出時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消費者要投保人身意外保險;在旅游景點購物時,謹防“老鄉”陷阱;購物時一定要索取發票,寫明具體品牌、規格及價格等內容。
節日期間,商家紛紛開展打折、買贈、抽獎、返券、電子紅包等促銷活動,促進銷售額大幅增長,也讓消費者得到了實惠。為防止個別不良商家在促銷中采取“先升后降”,或“許諾不兌”、“虛假有獎銷售”等手段欺騙消費者。提醒消費者:節日購物,一是要貨比三家,并留意商品日常的銷售價格,謹防商家虛假打折。二是理性對待商家促銷,雙節前,商家往往會推出如“打折”“送券”等各類促銷活動,消費者要看清、問清活動內容、期限、范圍等,促銷活動中商家作出的任何承諾盡量以書面形式確認。三是細心檢查商品質量,最好當場驗貨,并索要購物憑證和“三包”憑據。
無論是外出就餐,還是在家做飯,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購買食材,應選擇持有證照、經營場所衛生的農貿市場、超市、食品商店等選購食品,并留存票據。二是不要食用河豚魚和野生蘑菇等含有毒有害成份的食物、來歷不明的食物、感官性狀異常和未燒熟煮透的菜肴;慎重選擇涼拌菜、生食海產品、鹵肉熟食、裱花蛋糕等高風險食品。三是應選擇環境整潔、《食品經營許可證》和從業人員健康證件齊全的飯店就餐,并索要正規發票或收據。四是食品需在燒熟煮透后室溫下2小時內食用,剩余食物冷藏不應超過24小時,再次食用前要加熱煮透、確認未變質后方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