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提示:如何辨別進口食品的真偽
當前,市面上隨處可見品種繁多且價格高昂的進口食品,如何辨別其真偽,對很多消費者來說還很困難。無法辨別往往就會花了大價錢卻買了個“山寨貨”。其實,辨別進口食品的真偽并不難,可從標簽、證書兩大細節入手。
首先,可查看進口食品是否有中文標簽。根據我國《食品安全法》、《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進口預包裝食品應當有中文標簽,除標明名稱、規格、凈含量、生產日期、成分和配料表、生產者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保質期等內容外,還應當載明食品的原產地及境內代理商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
其次,消費者可以向商家索要“進口食品衛生證書”,該證書是檢驗檢疫部門對進口食品檢驗檢疫合格后簽發的,猶如進口食品的“身份證”,證書上注明了進口食品的生產批號等具體信息,只要貨證相符,就能證明該食品的真實“國籍”了。
現市面上可以買到的進口食品,可以簡單分為以下幾類:
原裝進口,在國外生產,包裝成直接零售的產品。進口后由國內凈銷售粘貼中文標識并在國內銷售,外包裝沒有國內的衛生許可證號。
原料進口,原料由國外廠家生產,國內廠商進行包裝和經銷,包裝上對產品的成分,配料等有較詳細的標注,有國內的衛生許可證號。
走私進口,一般都是國外生產并包裝成零售產品,外包裝上一般沒有中文字樣,進口商分銷后直接上架,沒有國內的衛生許可證號。
以上三種產品,從實際上來說,都是原產地在國外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