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內蒙古自治區應急管理廳
2019年4月24日2時34分,位于烏蘭察布市卓資縣旗下營工業園區的內蒙古伊東集團東興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氯乙烯氣柜泄漏擴散至電石冷卻車間,遇火源發生燃爆,造成4人死亡、3人重傷、33人輕傷,截至2019年8月20日,直接經濟損失4154萬元,所有受傷人員均已出院。
事故發生后,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李紀恒書記、布小林主席等自治區領導同志作出批示指示,到醫院看望慰問受傷人員和家屬,并趕赴現場指導應急救援和善后處置工作。國家應急管理部、生態環境部及自治區公安廳、應急管理廳、生態環境廳、消防救援總隊等部門派出工作組,現場指導參與應急救援、風險處置和環境監測等工作。事發當日,烏蘭察布市緊急啟動了危險化學品事故災難專項預案和環境監測應急預案,及時成立了以市委書記任總指揮、市長任副總指揮的事故處置救援現場指揮部,下設綜合協調、現場應急處置、醫療救治、環境監測、善后處置、事故調查等9個專項組,并緊急調集危化事故應急專家組指導處置工作。
事故發生經過及應急處置情況
(一)事故發生經過。
2019年4月24日00 時,聚氯乙烯車間氯乙烯班組丁班接班。班長王鵬飛、轉化精餾DCS(自動化控制技術中的集散控制系統)主操作員王榮,轉化崗DCS操作員郭芳、精餾崗DCS郭林芳(學員),精餾崗巡檢工蔡立紅、段慧敏、李建斌,轉化崗巡檢工楊鵬飛、羅東明、郭永強(學員)上崗。當班公司調度為李志強、閆磊,車間值長為郝建東,車間值班領導為副主任皮運濤。接班后,王榮、郭芳在中控室盯崗操作,在中控室查看轉化及精餾數據,未見異常。從生產記錄、DCS 運行數據記錄、監控錄像及詢問交、接班人員等情況綜合分析,接班時生產無異常。
24 日00 時20 分左右,楊鵬飛、羅東明、郭永強從巡檢室出來,到轉化現場進行巡檢,未發現異常,2時10 分左右,巡檢結束,返回巡檢室。
24日00 時接班后,王榮按正常工作程序,巡回查看DCS畫面,未發現異常,因當日刮大風,現場氣柜可燃氣體報警儀時有報警,郭芳通知現場巡檢蔡立紅查看氣柜現場情況,蔡立紅反饋現場無異常情況,郭芳進行消音處理。
24日2時34分07秒,DCS 運行數據記錄顯示,氯乙烯氣柜壓力PI-3101達到峰值5.043Kpa,隨后開始波動下降。氯乙烯氣柜液位LRCI-3101下降至35.163%,隨后下降速率加大。24 日2時35 分左右,王鵬飛現場對講機喊話“現場著火了”,隨即王鵬飛、楊鵬飛、羅東明、郭永強開始撤離;王榮聽見喊話后,調整畫面至氣柜畫面,發現氣柜高度降至約27%,王榮對講機呼叫王鵬飛,匯報氣柜高度一直下降,隨即由于爆炸造成中控室天花板脫落,電腦黑屏,主控已無法操作,DCS操作人員開始撤離。DCS 運行數據記錄顯示,回流閥開度在約2 分鐘時間內一線回流閥開度由0%調整至32.499%,二線回流閥開度由73.538%調整至99.191%。
以下圖分別為氯乙烯氣柜泄漏、起爆點、燃爆點圖片(以北京時間為準):
以下圖為事故現場部分圖片:
(二)事故報告、應急救援及現場處置情況。
24日2時43分,東興化工公司安委會主任楊四東啟動公司級綜合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對廠區員工進行緊急疏散,向卓資縣政府和應急管理部門報告事故情況,并建議立即疏散周邊居民;24日2時50分左右,東興化工公司有關人員撥打烏蘭察布市“119”報警請求救援;24日3時20分撥打“120”請求救治傷員,廠區管理人員對本界區受傷人員進行初步救治,同時對失聯人員展開搜救工作。烏蘭察布消防支隊指揮中心接到報警后,立即調派卓資縣旗下營政府專職隊3車14人趕赴現場,隨即調集卓資、特勤、集寧、高速公路救援隊4個中隊以及戰勤保障大隊共計21輛消防車、83名消防指戰員趕赴事故現場,迅速劃定警戒區域實施警戒,全力展開搜救、滅火。同時向自治區消防救援總隊指揮中心報告,自治區消防救援總隊立即啟動跨區域滅火救援預案,調派呼和浩特支隊8車29人前往現場增援。24日4時20分左右所有傷員被送至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969(原253)醫院、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內蒙古人民醫院、呼和浩特市第一醫院救治。公安部門調動刑警、治安、特警等300余名警力開展外圍警戒、治安、交通秩序維護以及疏散群眾等工作。卓資縣委宣傳部門及時向新華社傳送新聞通稿,新華社于24日9時20分發布事故初步情況,卓資縣政府根據現場救援情況,通過微信公眾號、電視臺、政府網站等途徑發布了《卓資縣人民政府關于伊東集團東興化工燃爆事故的公告》,加強社會輿論引導。生態環境部門啟動環境監測應急預案,共布設各類監測點位53個,采集各類指標數據700多項次,經檢測,事故周邊大氣、土壤、水等各項環境指標均無明顯異常,居民飲用水符合國家規定標準。
烏蘭察布市、卓資縣兩級迅速啟動應急預案,24日2時53分接事故企業電話報告事故后,4時16分卓資縣委書記王曉軍,縣委副書記、政府縣長李英帶領相關人員趕到事故現場投入救援工作。烏蘭察布市委、市政府成立事故處置救援現場指揮部,開展全面應急救援和現場處置工作,24日5時左右,烏蘭察布市委書記杜學軍,烏蘭察布市政府市長費東斌,常務副市長蘇和,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洪赪顥趕赴現場組織展開應急處置工作。
自治區李紀恒書記、布小林主席在第一時間做出指示批示,到醫院看望慰問受傷人員和家屬,率自治區公安廳、應急管理廳、生態環境廳、消防救援總隊等單位負責同志趕赴事故現場指導應急救援和現場處置工作。針對事故現場糊樹脂氯乙烯槽著火點與2000m3的氯乙烯球罐相連、存在重大險情的情況,經企業人員、消防人員、專家、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人員共同議定,在確保氯乙烯球罐安全的前提下,制定了噴淋降溫冷卻、關閉閥門、盲板隔離、滅火的現場處置方案,經四晝夜的努力,共為氯乙烯車間精餾系統加裝盲板8塊、氯乙烯球罐加裝盲塊9塊、盲法蘭6塊,實現對氯乙烯球罐、轉化與精餾裝置的完全隔離。截至4月28日16時38分,現場明火全部撲滅,未發生次生災害。
(三)善后處置情況。
烏蘭察布市政府成立4個工作組負責安撫慰問遇難者家屬,“一對一”溝通協調賠償事宜;成立20個工作組,對周邊居民房屋、財產受損情況分片逐戶清查評定,組織開展受損房屋修繕和相應賠償工作。4月25日下午,發布安全預警解除通告,疏散轉移的群眾已陸續返家并投入生產生活。按照“區別輕重緩急、區分危險程度”的原則,烏蘭察布市政府組織制定了21種剩余危險物料緊急轉移處置方案,截至6月9日,各類剩余危險物料已全部轉移完畢,未發生次生事故。
主辦單位:惠州大亞灣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綜合辦公室
網站標識碼:4413900013
備案編號:粵ICP備09027684號 | 粵公網安備
44139902100035號
溫馨提示:為達到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火狐、谷歌瀏覽器,或者IE9.0以上、360瀏覽器7.0(極速模式)
網站地圖 | 您是第 位訪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