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動調處:社區吹哨,部門報到
近日,豐苑社區接到惠豐城一商鋪裝修施工意外受傷的糾紛案件后立即啟動“吹哨報到”機制,區社管局、區法院、街道法治平安辦、司法所、派出所、駐村辦等部門集結到位,由社區法律顧問、調解員、社區民警等組成的“解憂專班”迅速投入工作。這支跨部門聯動的專業隊伍,依托“網格發現-社區吹哨-部門聯動-跟蹤化解”全鏈條機制,有效促成雙方達成調解協議。
緊急介入:專業團隊展本領顯擔當
豐苑社區惠豐城一商鋪裝修,在施工中龍某意外被切斷兩根手指,被緊急送往惠州市第六人民醫院救治。傷者龍某手術迫在眉睫,經過雙方當事人一次又一次的爭吵,事情仍沒有一個好的結果。爾后當事人求助政府部門,豐苑社區迅速吹哨,相關部門派工作人員到達豐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組成一支專業的調解隊伍。面對手術室外焦灼等待的家屬和態度強硬的店主,各部門分工協作,就龍某受傷一事對龍某家屬開展安撫工作,同時與當事人雙方了解事情的緣由,對雙方當事人的遭遇表示感同身受,并以專業的角度有溫度地開展調解工作。經過當事人一番帶著情緒的陳 述后,調解隊伍了解以下情況:龍某與店主嚴某不屬于勞務合同關系,而是承攬合同關系;店主嚴某質疑龍某是自己未按規范操作設備導致受傷。憑借多年調解經驗,豐苑社區法律顧問黃耀文律師當即指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相關規定,店主嚴某與龍某之間就店鋪裝修業務雖未簽訂書面協議,但據雙方履約情況,可以判斷雙方事實上成立承攬合同關系。在承攬合同里,一方是定作人,另一方是承攬人。承攬合同中定作人購買的是勞動成果,定作人只要盡到了合理的提醒注意義務,對勞動過程及承攬人的安全并不負責,由承攬人自負其責。承攬合同說白了,就是你只要按照約定交付工作成果就行了,至于你用什么方法去做,雇什么人去做,都和我沒有關系。”同時現場講述類似判例,從法律層面明確責任邊界。“解憂專班”有效地初步促成雙方達成和解,避免一場可能升級的糾紛。

病床前的調解會:春風化雨解心結
調解現場采取“背對背”調解法。對店主嚴某,調解隊伍分析后果:“雖然整起事故你這一邊不負主要責任,但即便到了法院,你也可能要承擔一部分未盡提醒義務、指示對方加班趕進度的過程存在過失等責任,與其一直沒個了斷,不如趁著這次調解,退讓一步,也好把這一頁翻過去”;更講人情:“醫藥費確實高昂、手術也非常緊急,龍某一家的經濟狀況確實很難湊齊費用,在人道主義上幫助他,及時手術保住手指,那你是在挽救一個家庭,為自己積攢人品與口碑”。對龍某親屬,耐心解釋:“在法律上確實責任在己方,治療時效最重要,健康是第一位”。在穩定雙方代表的情緒并初步達成共識后,黃耀文律師建議將調解會轉移到醫院以更好地征求當事人龍某的意見。于是,社區黨支部書記翟雪敏、黃耀文律師陪同店主嚴某和龍某家屬繼續趕赴惠州市第六人民醫院開展進一步調解工作。對龍某,社區書記翟雪敏關切問候:“你安心休養,早日康復,錢的問題都會解決的。”經過黃耀文律師一番有溫度的現場釋法,經病床上的當事人龍某及店主嚴某現場確認點頭同意,雙方簽署調解協議書。最終促成店主嚴某先行墊付的10800元手術費不再返還,并承諾調解協議簽訂之日一次性向龍某支付人道主義賠償款10000元的方案。嚴某主動向龍某表示關懷,真誠祝福他早日康復,龍某及家屬也表示感謝,場面令人動容。

民心所向:基層治理見真章
“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基層治理目標,在豐苑社區的這次高效調解中得到生動詮釋。通過“社區吹哨,部門報到”機制形成的“調解資源池”,不僅讓矛盾糾紛化解跑出“加速度”,更通過釋法、說理、共情的組合模式,推動“情、理、法”有機融合。據悉,豐苑社區自成立以來的兩年多時間累計成功調解居民矛盾糾紛43起,得到居民廣泛認可并獲贈錦旗4面、12345平臺表揚信1封。社區黨支部書記翟雪敏表示“我們將持續完善‘社區吹哨、部門報到’精準響應的治理閉環,讓‘楓橋經驗’在網格里扎根、在樓棟里開花。這支“永不解散”的專業調解隊伍,正成為守護社區和諧的新時代‘楓橋衛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