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區司法所接到李女士的電話求助,反映其與中介及賣方因二手房買賣合同產生糾紛。據了解,李女士因患有精神疾病,在判斷能力較低的情況下簽訂了合同,并已支付2000元定金。現因個人原因希望解除合同,但中介和賣方要求支付3萬元違約金,李女士無力承擔。調解員首先耐心安撫李女士的情緒,并仔細研讀了購房合同,對合同中的相關條款和事實進行了初步了解。鑒于李女士的特殊情況及當前社會背景,決定采用線上調解模式,以提高調解效率和便捷性。調解員迅速與中介方楊先生及賣方金先生取得聯系,并邀請他們參與線上調解。司法所調解員在視頻軟件中召開三方會議,各方當事人闡述了事情經過和自身訴求。調解員則從法律角度、從社會信用體系角度出發,分析了各方權益,并提出了合理的調解建議。經過調解員線上的積極協調,于當天晚上9點各方最終達成一致意見。李女士同意再支付1萬元違約金,中介方和賣方則同意解除合同。這一調解結果既體現了對李女士特殊情況的理解與照顧,也維護了合同的嚴肅性和各方的合法權益。

此次調解的成功展示了線上調解在解決糾紛中的便捷性和高效性,特別是在當前數字化時代背景下,線上調解成為了一種新的解決化解之道。據了解,西區司法所認真開展調解工作,站在群眾的角度,為群眾干實事,并獲得群眾的高度認可。截至11月份,西區司法所共參與調解289宗糾紛,其中包括合同糾紛52宗,鄰里糾紛65宗,勞動爭議糾紛48宗和其他糾紛124宗。下來西區司法所將繼續探索和完善線上調解機制,為群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務,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