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中國交通報頭版刊發廣東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林飛鳴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把握五個堅持 嚴守五道關口
為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創造安全環境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 林飛鳴
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廣東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廣東要下功夫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加快推進交通等基礎設施的區域互聯互通,帶動和推進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更好承接珠三角地區的產業有序轉移,為廣東交通運輸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廣東省交通運輸系統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交通運輸部和廣東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統籌發展與安全,加快推進安全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奮力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為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創造安全環境。
重點把握“五個堅持” 打造新安全格局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彰顯了黨中央統籌發展和安全、協調推進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新安全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治國理政大戰略。廣東作為改革開放最前沿,以及交通強國建設試點省份,一直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推動行業安全監管走在全國前列,構建新安全格局。
一是堅持依法治安,履職盡責
強化依法治理,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解決安全生產問題,加快把安全生產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2022年,廣東交通出臺各類規范性文件12份,印發《廣東省鐵路工程施工安全標準化指南》等14項省級施工規范,健全完善安全法規體系,全面推動行業監管法制化。
二是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引領
▲深圳市開展隧道安全檢查
廣東是車流量大省,道路交通安全壓力大。為突破瓶頸,廣東聚焦突出問題和關鍵薄弱環節,加強道路交通安全風險整治,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累計排查隱患13.7萬處,整改13.4萬處,整改率97%。截至2022年年底,累計完成1.9萬處“平安村口”整治、1.2萬處縣鄉道與國省道平交路口“一清一燈一帶”整治、1800余處國省道穿村過鎮路段隱患治理,全面提升公路基礎水平。2022年,完成166座普通國省道危舊橋梁改造、266座農村公路危舊橋梁改造,完成725公里普通國省道安全提升工程、433公里村道安全生命防護工程。
三是堅持預防為主,關口前移
▲佛山市三水二橋增設防船撞設施,保障通航橋梁的運營安全
強化隱患排查治理,落實風險管控,提升本質安全水平。扎實做好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集中治理,截至2022年年底,467個高速公路服務區完成危化品車輛分類停放,1070家投入營運的危運企業全部使用電子運單系統。完成“船撞橋”隱患集中整治階段任務,全省936座橋梁全部完成排查;持續推進公路水運工程“平安工地”建設,2022年選出11個省級“平安工地”典型項目。
四是堅持系統治理,統籌推進
充分發揮法治、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作用,綜合運用行政、經濟、市場等手段,統籌推進安全體系建設各項任務。大力推動非現場執法,2022年全省建成超限車輛電子抓拍監控設施點87個、車道398條;聯合公安部門加大外省籍大貨車在粵監管力度,2022年全省治超聯合執法共查處超限超載車輛8.8萬輛次,卸貨總重111.33萬噸。
五是堅持科技興安,智慧驅動
▲全省“兩客一危一重”車輛接入智能視頻監控系統,有效監測提醒違規駕駛行為
打造智能視頻監控系統,全省約40萬輛“兩客一危一重”車輛全部使用并接入系統。對全省港口信息管理系統進行全面升級,提高港口危險貨物作業監管的信息化水平。加強航標遙測遙控系統建設,已覆蓋40%的一線航標。研發全國交通運輸系統首個“交通建設工程從業人員實名制管理系統”,推動實名制管理和安全教育培訓信息化。推動建立數字交通運輸廳“1168”平臺,統籌建設全省公路、水路、鐵路行業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的大數據互聯網智能協調調度系統,全面提升行業安全應急能力。
嚴格把守“五道關口” 統籌發展與安全
構建新發展格局與構建新安全格局是“國之大者”,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今年,廣東力爭完成公路水路投資超2300億元、省管鐵路投資1100億元,高質量發展任務重,安全壓力大。為此,廣東瞄準安全與發展同步推進的目標,將重點把好“五道關口”。
一是責任落實關
理清各級責任,推動出臺行業責任清單,要求企業建立健全全員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和隱患排查整治、風險防控的責任機制、責任鏈條及清單臺賬,壓實企業第一責任。完善分片包干制度,分19組分片聯系,廳主要領導擔任包干工作第一責任人,定期組織調度督導。完善網格化責任包保體系,出臺《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約談辦法》,利用約談、掛牌督辦、媒體曝光等手段,強化責任落實。建立完善安全生產違法違規行為信息庫,跟蹤事故調查處置,建立安全生產不良記錄“黑名單”制度,完善失信懲戒和守信激勵機制,加大對失信企業的懲戒力度,促進交通運輸企業及其關鍵崗位人員誠實守信、安全生產。
二是綜合治理關
落實依法治理,及時對行業安全監管法規制度進行修訂,推進《廣東省道路貨物運輸超限超載治理辦法》《廣東省危險貨物道路運輸管理條例》《廣東省鐵路運營管理條例》等立法項目的立項和起草。推動專項治理,扎實開展重大隱患排查整治和重大風險防范化解專項行動等專項治理,確保年底前重大隱患動態清零。強化科技治理,推動廣州港、深圳港和省港航集團建設,打造“智慧港口”,形成2至3家錯位發展港航龍頭企業。繼續推廣應用“兩客一危一重”車輛安裝使用智能視頻監控報警裝置,全面提升安全監管科技化水平。
三是安全宣教關
▲雄信高速打造VR安全體驗
強化宣傳教育培訓,開展“安全生產月”和“安全生產南粵行”活動,推進廣東“微安全”文化品牌建設,推廣“路安安”動漫系列宣傳片,豐富宣傳手段。實施從業人員安全素質教育,推廣“駕駛員培訓師”制度,對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公交及道路客運駕駛員開展主動控制安全駕駛技術及認證培訓師培訓,力爭建設3000人的培訓師隊伍以及駕駛員培訓師安全管理體系。
四是監督執法關
逐步推進和完善全省普通公路非現場執法監測點建設,2023年計劃新增建設88個點位、414條車道,提升科技執法水平。扎實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和運輸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推廣“執法場所開放日”“執法體驗周”,主動接受群眾監督,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聯合司法、公安、應急管理等相關部門繼續推動治超工作,固化治超工作中好的實踐經驗和工作措施。
五是應急救援關
▲深中通道海上綜合應急演練
針對廣東“防汛防風”大省的定位,堅決打好應急準備主動戰,健全完善易澇、易堵、地質災害多發、事故多發,以及應急資源“五張圖”。充分發揮佛岡國家區域性公路應急裝備物資儲備中心作用,建強用好7個省級應急保障中心,全面推動市、縣建立本級保障中心,切實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相關稿件:
附件:
主辦單位:惠州大亞灣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綜合辦公室
網站標識碼:4413900013
備案編號:粵ICP備09027684號 | 粵公網安備
44139902100035號
溫馨提示:為達到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火狐、谷歌瀏覽器,或者IE9.0以上、360瀏覽器7.0(極速模式)
網站地圖 | 您是第 位訪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