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惠州以交通一體化為先導,創造性地實施“豐”字交通主框架規劃,加快建設高鐵網絡,實現與周邊地區協同發展,進一步強化惠州大灣區東部樞紐門戶地位。

▲贛深高鐵惠州北站?;葜萑請笥浾咄踅?通訊員秦海偉 攝
建設“豐”字交通主框架
打造1小時內通達廣深港特大城市快速通道
根據規劃,惠州市建設“三橫一豎”“豐”字交通主框架,其中,第一橫對接廣州(知識城),形成輻射粵東北地區的沿江交通軸線;第二橫對接東莞(松山湖)、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形成輻射河源、梅州的中部交通軸線;第三橫對接深圳(前海)、香港,形成輻射深汕特別合作區及粵東地區的東西交通軸線;一豎連通中心城區與惠州灣,推動陸海呼應、江海聯動,形成由沿江走向沿海的南北交通軸線。
通過建設“豐”字交通主框架,惠州將基本實現城市發展區各組團內部15分鐘內上高速,各組團之間30分鐘互通,中心城區30分鐘可達,形成1小時內通達廣深港特大城市的快速通道,基本實現惠州城市中心區、空港經濟區40~50分鐘對接蓮塘口岸。
贛深高鐵開通
加速深惠人流物流資金流交匯
表面是交通開放對接,背后是交通帶動產業、產業支撐城市的發展邏輯。對高鐵來說,尤其如此。
2021年12月10日,贛深高鐵通車運營。贛深高鐵北起江西省贛州市,南至廣東省深圳市,途經江西省贛州市和廣東省河源、惠州、東莞、深圳等地市,在惠州境內設博羅北、惠州北、仲愷站3個站點。隨著贛深高鐵開通,惠州城市中心區和深圳正式進入“半小時生活圈”,極大加速了兩地人流、物流、資金流交匯,也給兩地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惠州創造性實施“豐”字交通主框架規劃,致力于打造四通八達的大交通體系,帶動產業大發展。
加快深惠互聯互通
共同拓展深圳都市圈
惠州港和深圳鹽田港創新實施“惠鹽組合港”運作、加速融入深圳都市圈、深度對接深圳都市圈、發揮深圳第二機場功能……今年2月,惠州市政府印發《惠州市綜合交通運輸“十四五”發展規劃》。該規劃28次提到深圳,展現了惠州搶抓兩個合作區建設重大機遇、深度融深融灣的堅定決心。
2個月后,深圳市發布《深圳市綜合交通“十四五”規劃(公眾咨詢稿)》。該規劃14次提及惠州,交通對接主要涉及惠州機場、深惠城際、惠州港、惠鹽高速、深汕第二高速、深圳至惠州機場高速、深惠海上航線、河惠汕高速等。
今年8月,惠州市發布《惠州市交通物流樞紐(基地)項目前期研究及專題報告編制采購公告》。根據該公告,惠州將建設一批現代化交通物流樞紐(基地)項目,大力發展鐵公水空多式聯運體系,打通集疏運“最后一公里”,促進物流資源集聚,提高物流運行效率,支撐惠州產業轉型升級,強化粵港澳大灣區東部樞紐門戶地位。
根據《惠州市交通物流樞紐(基地)項目前期工作工作方案》,惠州將在全市范圍內謀劃一批交通物流樞紐和基地,主要包括港口、機場、鐵路等大型貨運物流樞紐,全面加快建設現代流通網絡,支撐現代產業體系發展的要素流通整合、規模擴張,促進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轉型。
惠州市將以國家和省相關規劃為指引,依托“豐”字交通主框架,完善惠州直通香港等區域貨運通道,推動與香港、廣州、深圳、東莞等地區協同發展。深入研究交通物流樞紐(基地)之間互聯互通的鐵路、公路等,打通集疏運“最后一公里”,提升樞紐互聯互通水平。
????????????????????????????????????????????